地。一番商議,便決定去也那南瞻部洲去尋落腳之處。
青牛、金銀童子回了玄都天,九靈元聖回了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巖宮,各路下凡妖怪也紛紛返回。
畢竟,東勝神洲乃是三清道門的地盤,自然容不得他們,而北俱蘆洲荒涼不說,又多洪荒猛禽,兇險無比,也不是好去處,想來想去,也只能去那南瞻部洲。
只不過,如此一來,眾妖卻是有了分歧。
畢竟無論是牛魔王、蛟魔王、獼猴王,還是青龍山三犀牛怪,抑或是那九頭蟲,都是一方大妖,雖然因為一時利益而暫時聯合在一起,卻是都不肯屈居人下。而因為幾妖王實力都相差不多,雖然有心,但想要令其他妖王臣服,卻也都沒那個實力。
商量半天,也沒尋出個解決之道,反而分歧越來越大。最後還是由蛟魔王提議,眾人互不相干,只將那近三千妖魔分別瓜分,收到手下,然後便各自尋山頭髮展,井水不犯河水。
蛟魔王打得好算盤,畢竟他基業都在北海冥域,不可能與對方等人一起去南瞻部洲。而眼下他也沒本事壓住對方等人,若是將這些大妖都請到北海冥域,說不定卻要被他們反客為主,那說了算的卻未必就是他蛟魔王了。不如趁機撈點好處,各自散夥的好。
其他妖王,如牛魔王、青龍山三犀牛精等人雖有野心,不情不願,奈何有心無力,也只能答應。
當下便將一眾妖魔如魚肉一般瓜分,又許下了不少好處,便各自散去,各尋安身之處。
自此,西牛賀州終於又歸於平靜。
唐僧師徒一行再經些許坎坎坷坷,終於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來到了靈山大雷音寺寶剎,面見瞭如來,將真經取回南瞻部洲,隨即返回靈山,受封得成正果。
唐三藏還復真我,封為旃檀功德佛,居於靈山。
孫悟空被除了緊箍兒,封鬥戰聖佛,卻回了花果山,自命悟空道人。
豬八戒被封為淨壇使者,卻是也隨那孫悟空回了花果山,嘴饞了便四下走走,憑藉身份享些供品,倒也清靜自在。
沙悟淨與小白龍則各自被封為金身羅漢與八部天龍馬,留在靈山。
而且,更讓人欣喜的是,只因獅駝嶺一難群妖聚集,兩位菩薩身損,使得西遊劫難大增,相對應的,取經功德也比預料中還要來得多。
師徒五人受取經大功德,實力俱是大增。尤其是那孫悟空,本來便被準提道人以**力生生提到金仙頂峰,如今一來,證得佛陀業果,又得大功德,更是一舉進入了大羅金仙之境,道行精進,更消除了強行提升修為所帶來的隱患。
而那觀音也受了引領取經人的功德,不但將自己貪功冒進所帶來的隱患消除,同時道行亦是大有精進,甚至隱隱還要高出那彌勒佛等人一線,所獲頗豐,總算沒有白忙活一場。而經取經一事,西牛賀州靈山佛門氣運更是大漲,盛極一時。
此後幾年中,靈山又派出些人手,將西牛賀州殘餘的大大小小勢力掃平,鞏固了佛門道統之後,終於開始將觸手伸向了南瞻部洲。
第二卷 第一章 動亂起,蜀山至(上)
盤古開天闢地以後,混沌宇宙衍化出三千大千世界,十方微塵小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乃是天開地闢所分化,天然的一方天地,三界雖大,又有聖人坐鎮三十三天外,卻也不過是其中處於金字塔頂端的一方世界而已。
至於十方微塵世界,則是修行者以大神通、**力凝聚成的空間。雖然不比那混沌衍化的大千世界來得完美。但若花些心思,也可容納億萬生靈於其中,同樣可以稱為一方世界,是為小千世界。
此處不提小千世界,卻只說三千大千世界。
三界之內,有六位法力無邊的聖人坐鎮,又有眾多太古洪荒級別的大神通者級別的存在,神仙滿天飛,妖王遍地跑,遠非其他大千世界可比,是為上界,也被稱作仙界。
而其他世界,大多不通修行之法,縱然有些世界中存在修真一脈,實力卻也入目,遠遠無法和三界相比,是為下界。下界中人,莫不以修成仙道,打破虛空,飛昇仙界為榮。
而在想當年封神一役,為了斷因果,以完殺劫,眾多仙家乃至聖人紛紛降臨於此,以武王伐紂一役來行封神之事。事了之後,眾仙紛紛離去,但卻都留下一些道統,以待有緣人繼承。
而在此兩千年之後,便有峨眉派忽然崛起,創派祖師長眉真人偶得兩儀微塵大陣,繼承地卻正是那太清一脈。
後那長眉真人得道,自己則飛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