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隱書林》。”
他們結婚後,馮亦代在一篇日記中寫道:“我一路散步一路思忖,我的腳步比以前輕盈多了,我自己感到我的心情比之於前完全不一樣”,“我做人重新有了一個目標,我感謝你給我的愛,滋潤了我衰老的心田,是你用愛情給我的復甦。我真感謝你,你重新給了我青春和生命。”這是馮亦代的真實心聲,也是這對老年夫婦心聲的真實寫照。。 最好的txt下載網
及時救助落難才女:蕭軍與蕭紅
蕭軍與蕭紅是一對危難中相救扶的戀人。蕭軍,本名劉鴻森,遼寧義縣人。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因與友人籌組抗日義勇軍失敗而逃亡哈爾濱。為了維持生計,他用“三郎”的筆名投稿,初展文學才華,受到《國際協報》副刊主編裴馨園的重視。後應裴馨園的邀請,協助編輯副刊。
1932年夏天,《國際協報》副刊收到一封署名張迺瑩的女讀者的求救信。信中傾訴了她的艱難處境:她是黑龍江省呼蘭縣人,幼年喪母,父親是個官僚士紳,逼他嫁給一箇舊軍官的兒子。她逃婚到北京。這個“未婚夫”追到北京,騙她回到哈爾濱與他同居。後來因欠下東興順旅店600多元房費,那個男人回家取錢,一去不歸。旅店老闆要將她賣到妓院抵債。這個寫信求助的女人張迺瑩,就是未來的著名女作家蕭紅。
裴馨園讀了這封求助信,很同情這位素昧生平的女讀者,就讓蕭軍前去旅館探望。蕭軍到旅店找到蕭紅。他所見到的是一個身懷六甲的孕婦,面容憔悴,精神疲憊,穿著破舊,同情與憐憫的情懷便油然而生了。
當蕭紅得知來探望她的青年是經常發表詩文的三郎時,便從心底滋生了敬佩之情。他們談得很投緣,蕭紅將鬱積心底的悲慘身世,不幸遭遇,一股腦兒傾吐給蕭軍。蕭軍見她將自己難言的屈辱,痛苦的經歷都坦然陳述,則更加同情這位女士。特別是蕭軍偶然間從蕭紅的床上,發現了她畫的畫和寫的詩文,蕭軍更加同情這位落難才女。此後,蕭軍經常到旅店去探望蕭紅,並警告旅店老闆不要逼良為娼。
1932年秋天,松花江江水氾濫,淹沒了哈爾濱的大部分街道,蕭軍趁機將蕭紅接出東興順旅店,將她安排在自己的住處。他們同居了,開始了患難與共的生活。蕭軍為了養活產後的蕭紅,不辭辛勞,或寫稿,或兼職授課,想方設法地賺錢,結果還是經濟拮据,只好將新生的女孩送給他人。蕭軍很器重蕭紅的才華,鼓勵蕭紅寫稿。她就以“悄吟”為筆名在《國際協報》上發表了短篇小說《王阿嫂的死》,從而使蕭紅邁入了文壇的門檻。
遺憾的是,他們的婚姻並沒有堅持多久,1938年他們到延安後,終因感情破裂而分手。
。。
顛沛流離中的伴侶:蕭紅與端木蕻良
1938年1月,應李公樸先生之邀,蕭紅、蕭軍和端木蕻良等人到達山西臨汾,在“民族革命大學”任教。在臨汾這段時間,蕭紅與端木蕻良接觸較多,她對端木蕻良產生了“恨不相逢未嫁時”的感情。特別是端木蕻良曾當眾說蕭軍在文學上不及蕭紅的話,更滿足了蕭紅的虛榮心。不久臨汾告急,蕭軍準備跟隨“民族革命大學”一起撤退;而蕭紅和端木蕻良則參加了“西北戰地服務團”,回到西安。這意味著蕭紅和蕭軍同居六年的感情出現了裂痕。半個月後蕭軍與蕭紅在西安相遇時,蕭紅已與端木蕻良“定情”,他們只得選擇分手。蕭紅與端木蕻良旋即去了武漢。同年5月,蕭紅與端木蕻良在武漢大同酒家舉行了婚禮。在婚禮上胡風提議他們談談戀愛經過,蕭紅說:“我和端木蕻良沒有什麼羅曼蒂克的戀愛史,是我在決定同三郎永遠分開的時候,我才發現了端木蕻良。”
1938年8月,日軍轟炸武漢,人們紛紛逃亡。他們決定撤離到重慶。當時,羅烽和白朗夫婦與他們的母親都在武漢,端木蕻良託羅烽買船票時,只買到四張。這樣五個人只能有四個人乘船。端木蕻良讓蕭紅與羅烽一家一起走,而蕭紅則堅持自己在武漢的朋友多,過幾天可以弄到船票,讓端木先走了。當時蕭紅懷著蕭軍的孩子,得到朋友們的同情,不久就幫助她買到了船票,來到重慶的羅烽家,生下了一個死嬰。
1939年年底,日軍飛機幾乎天天在北碚上空偵察、轟炸。肺病日漸加重的蕭紅,與端木蕻良商議前往香港避難。當時端木蕻良舉棋不定,就去找華崗徵求意見。華崗鼓勵端木夫婦前往香港,因為那裡有許多文化工作可做。1940年1月,蕭紅與端木蕻良從重慶到達香港,住在九龍尖沙咀樂道八號。在這裡蕭紅完成了小說《呼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