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亡我大隋啊!莫非真是天亡我大隋!李子雄狗賊,朕哪裡對不起你了?連你這雜種都附逆?”
榆林關外的大營裡,僅有一人的御帳中,楊廣摒退了所有侍候的宮女宦官,不願意被人看見他頹廢的一面,然後獨自一人坐在那裡喝悶酒發洩。這一系列的事情,給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天亡我大隋”這樣的臺詞,楊廣也就獨自一人悶在屋子裡的時候才說的出口,畢竟皇帝的威嚴還是要保持的,若是外人聽了去這樣的臺詞,楊廣肯定不介意把那些聽到的人滅口。
歷史上,左武侯將軍李子雄也著實在楊玄感起兵之後附逆了,起因則是楊廣猜忌他,派人去傳召,給李子雄另派官職進朝廷任用。作為一方牧守鎮將做的久了的李子雄,擔心這是楊廣要對付他了,才跟了楊玄感混,並且被楊玄感很是倚重,甚至讓李子雄取代了李密作為首席軍師的地位。而且歷史上楊玄感選擇了進攻東都的下策,李子雄去投奔他的時候可謂是隻身出逃,把在幽州的嫡系勢力都放棄了,而現在李子雄就在自己轄區內附逆,造成的危害可是大得多、
說白了,楊廣和李子雄沒什麼恩怨,反叛不過是一出“君疑臣則死、臣疑君則反”的戲碼而已。這種戲碼,在以多疑著稱的楊廣身上總是上演的特別多,因為給他打工的文武總是特別沒安全感。縱然歷史改變了,還是有那麼多害怕的將領按照歷史車輪的滾滾慣性前仆後繼地附逆。
從燕山北線關隘迂迴透過長城的路子已經走不了了,而且隨著涿郡城被攻陷,就算這條路還能走,也沒什麼搶時間的意義了。剩下的路子,只有穩紮穩打。強攻榆林關了。
榆林關便是後世山海關的位置,雖然如今還不叫山海關,也沒有後來明朝修山海關的時候修的那麼巍峨雄壯。但也是不容易攻打的。狹隘的關隘正面極大的阻擋了大軍的展開,讓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楊廣軍沒法同一時間投入太多攻城兵力。只能以車輪戰的形式消耗。
所以,攻下榆林關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會拖延多久時間,便不好說了。楊廣不得不計算自己軍隊剩下的軍糧問題。
在去年,也就是大業七年的時候,因為樂觀覺得戰爭不會持續一年以上,所以大隋朝廷的囤糧佈局是這樣的:天下最主要的一部分囤糧,留在東都附近作為太倉的洛口倉。約莫保持常年有一千多萬石,其次是河北永濟渠南端的黎陽倉,大約六百萬石,再次則是涿郡,而後遼東的柳城。這幾個糧倉構成了大隋朝廷從黃河流域往北調糧攻打高句麗的梯次所需。
而今年,因為楊廣決心打持久戰了,漕糧的重心進一步北移,黎陽倉的存糧數量已經跌到了第三位,並且幾乎和第四位的柳城囤糧規模差不多了,基本上沒有存很久的。第二大屯糧地的地位則被涿郡取代了。畢竟那裡是運河最北邊的端點,冬天的時候又有楊廣的大軍駐紮了小半年,在此就食。所以直到楊廣離開時。那裡都有六七百萬石的存量,足夠百萬人吃上將近一年。
現在,涿郡丟了,這六百多萬的存糧自然都落到了楊玄感手上,楊玄感雖然倉促之間拼命拉攏部隊,充其量現在也就五萬正規軍、十幾二十萬的歸附農民軍、徭役民夫,論戰鬥力依然和擁有七八十萬正規軍的楊廣不在一個級別上,所以楊廣可以料定,楊玄感的謀劃就是靠堵死榆林關和薊門的長城隘口。把朝廷大軍堵在關外,靠斷糧慢慢餓死。
楊廣現在可以指望的。就是柳城軍前的存糧,那裡的糧食因為沒有運河相通。都是陸路牛車騾馬運來的,運輸量不大,所以才只能保持一百多萬石的規模。這些糧食,給七八十萬軍隊,以及配套的運糧、徭役民夫吃,省著點兒能撐兩三個月。要想再久的話,那就只有犧牲那些民夫,不給他們口糧,只保障軍隊的糧食了。
然而這種天下蜂擁造反的當口,拋棄民夫徭役等人也是很危險的,那樣基本上就相當於是逼著這些苦哈哈的百姓從賊了——涿郡城裡楊玄感的糧食現在可是暫時吃都吃不光,萬全不介意開倉放糧擺出救民水火的姿態爭取民心的。所以楊廣不到萬不得已,做那種事情必須慎重再慎重。
……
榆林關下,慘烈的攻城戰正在反覆上演。只有不到五里寬的關牆正面,對於幾十萬大軍來說,實在是太難以展開了。而防守的一方哪怕一米牆頭站倆人,也只要五千人就可以站滿整面城牆。楊玄縱偷襲管卡得手的時候,本身就有三千嫡系兵馬,再加上隨後降服煽動的招降兵馬,以及就地徵發的民夫,守城已經完全夠用了。
雖然那些民夫充入軍中在肉搏、陣戰,或是使用弓弩方面依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