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兩線作戰(1 / 2)

小說:竊隋好駙馬 作者:浙東匹夫

次日天明。船隊沿著大同江順流放下去,不用人劃也放出了四十里地,已然到了周法尚步步為營固守住的大安郡城。

聽說昨夜陸路上,來整和秦瓊的騎兵隊也是靠著馬力一路撤到大安郡,陸上著實戰死了將近半數的勇士——其中許多其實只是負傷墜馬,但是在撤退的逃跑戰中,這就相當於是被判了死刑。也是到了大安郡附近後,周法尚嚴陣以待,並且預設數道伏兵互為呼應、成掎角之勢。還突起反殺了高句麗人一陣。高句麗人丟下千具屍首後,發現是隋軍大部,當時已經入夜,正不知隋軍多少,但是至少也有數萬人。高句麗人以為中計,只能連夜退走。

現在來護兒也到了。

一身疲憊傷損的來護兒,手下的親衛營不乏缺胳膊少腿的傷殘。他本部所領的一萬殘兵,最後活著回來也就七千之數。所幸蕭銑接應得當,讓他在昨天最後撤退前的大同江畔戰場上找回了場子,利用泥濘戰場打出了很高的殺傷戰損比。最終細細算來。昨天一日一夜的血戰,高句麗軍和隋軍都死傷了不下三萬人。

在周法尚的摻扶下,來護兒頹然走進原來高句麗大安郡守府邸、如今的隋軍水陸軍行營總管府,在正堂主座上坐定。兩邊都是各路將校,包括文職的長史崔君肅也在。來護兒環視全場,見人缺了不少,昨日一戰犧牲了一個郎將、兩個折衝都尉、六個校尉,心中也是悲從中來,有些自責。開腔說:

“昨日一戰,虧得蕭司馬接應,總算沒有墮了朝廷的聲勢。不然來某從軍三十年的名聲,可就毀於一旦了。現下算來,兩軍昨日死傷基本相當。不過最後蕭司馬用床子弩射傷了高句麗追兵主帥、王弟高建,著實也是一件不小的功勞。本帥當表奏朝廷,用哨船送去柳城,為蕭司馬向陛下請功。諸將奮力死戰,只是還未取勝,來某不好讓朝廷升賞,但是自問定然要拿出私財撫卹死傷。”

“總管何必如此介懷,勝敗乃兵家常事,若不弄險,必然不會大敗,但是也不會大勝。只要原本綢繆了有七八分把握,便該搏一把,豈能等必勝的把握才出手?何況我軍也沒有敗,不過是和高句麗人殺了個兩敗俱傷,各自折損罷了。”

周法尚在一邊好言開解來護兒,眾將也幫襯著說些。見來護兒略略神色有些起色,周法尚才補充了一個利好訊息。

“而且,來總管坐船順流而下,卻是訊息慢了——周某昨日擊退敵軍陸路追兵之後,又放出哨騎探馬偵察敵情,連夜往返平壤。探馬回來時回報,說平壤城內昨夜舉哀,顯是那王弟高建回城後,傷重而亡。我軍現在已經成功退兵,高句麗人誘敵無用,應該不會在這事情上作偽。”

“高建真的死了麼?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這樣一來,我軍好歹還可以有得說嘴,在陛下面前給個交代。”來護兒神色頗為回暖,似乎是了卻了一樁心事。沉吟許久,說道,“既如此,本帥這便給陛下上表——我軍初戰與高句麗賊軍互有殺傷,但射殺高句麗宗室大將,此後高句麗人堅守避戰。我海路軍無力獨力攻破堅城,唯有牽制高句麗大軍在平壤,候陸路軍訊息,待陛下統籌全域性方略。”

定下了基調,來護兒想了一想,又問周法尚:“周副帥,我軍現在計點,還能有多少可戰之兵?本帥好稟報聖上,也好心裡有底。”

“我軍出征時實有十五萬士卒,如今勉強還能湊出十二萬,不過傷病相加,也有將近兩萬。故而隨時可戰之兵,不過十萬有餘。”

“十萬人強攻敵軍一心死守的平壤城著實為難,這便先休整吧。”

……

十幾日後,四月末,遼西柳城(今錦州)。

對高句麗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了,這裡至今還是隋帝楊廣御營駐紮的所在。相較於涿郡,柳城已經又往東北偏東方向突前了七百多里,也更容易掌握前線軍情。不過這裡和遼東城的距離,依然有一百五十里之遠。從柳城再往西,就是遼河的支流小淩河、大淩河,乃至遼河干流。水網縱橫,後退不便,這也是御駕暫不渡河的原因。

畢竟楊廣是一國之君,登基七年,不太可能再和當年滅陳之戰中那個晉王一樣,親臨第一線前沿了。駐紮在距離交戰最前沿兩百里的地方督戰,已經足以擺出御駕親征的姿態。

遼河沿線以東,沒有堅城可以固守的地方,在隋軍出兵不過一個月的時候,就徹底剿清了。此後的日子裡,高句麗人無非都是龜縮在堅城之中固守。

三月底開始,宇文述、於仲文、段文振三人各自節制數軍,輪番攻打遼東城不休。遼東城堅固非常,城牆高峻、樓櫓完備;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