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軍事第二後勤第一(3 / 3)

小說:竊隋好駙馬 作者:浙東匹夫

信用卡,沒有可以刷卡消費的地方,想去直接取現金吧,卻被套現的黑點老闆開價收取八成佣金。

“而且,還遠遠不止於此。漢中之地的錢糧兵源,李淵肯定是不甘心就這麼窩在那裡,只吃糧卻不作戰的。若是讓李孝恭只留下少數部隊死守葭萌關、主力卻走斜谷、子午谷重新回到關中,然後再出潼關用於荊北戰場的話,李孝恭部往返千里的山路糧草損耗也是頗為巨大的,李淵不一定捨得這麼好幾萬大軍輾轉白跑,說不定,便會在漢中就地尋找另外一個突破口宣洩其戰力。”

聽了岑文字這句話之後,沈光終於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了,他知道,眼下他要找機會再立點兒軍功的話,完全就在岑文字的提點之下了。

“漢中之地若是不能入川的話,還有什麼出路不成?還請先生明示!”沈光不知不覺,已經起身給岑文字斟茶了。

“便是此處——李孝恭出葭萌關未遂的話,就有可能沿著漢水,順流而下,直撲房陵,而後從房陵至新野,斷南陽後路,若是此路軍能夠成行,則我大梁在荊楚之地的地盤,便會被限制在江陵一線,僅能確保長江。而漢水流域,就會落入唐軍手中!”

“從漢中直接走漢水?這條路也太過行險了吧?漢水上游,夾束於秦嶺之間,水勢湍急不亞於長江三峽,雖然可通舟楫,卻是有進無退之勢,順流衝下來容易,一旦受挫後,幾乎沒有退兵的可能……李孝恭不會這麼冒險吧?”

“如果李孝恭只有獨木而支的話,自然不敢,可是若是他只是搶個先機,唐軍另有後續從潼關-武關源源而來的話,那李孝恭也算不上太冒險。沈將軍可能不知道,從漢中走漢水討伐房陵一帶,可不是異想天開,昔年便是有先賢設想過這條戰略的。”

“哦?倒是末將讀史書不精了,竟然不知史上有如此戰例……”

“不是戰例,只是方略,因為最後沒有實施。提出此方略的,便是蜀漢四相之中、繼諸葛孔明之任的蔣琬,蔣琬當年深感諸葛孔明的北伐之法太過依賴山間運糧,損耗巨大,無法成功,便在其任內挖空心思,想要找一條運糧便捷的討伐曹魏的辦法,最終便看上了從漢中沿漢水進攻上庸的路線,但是這條路線的弊端也是眾所周知,便如剛才沈將軍所言,有進無退。何況上庸不過是‘魏之餘贅’,就算奪取了,對於魏國的核心國力也沒什麼損害,故而最終沒有實施。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當時漢中在南朝手中,以此進攻北朝佔據的上庸,自然會因為北方缺乏策應援護的力量而變得沒有可操作性,而且當時荊州在東吳之手,並非蜀漢的地盤,蜀漢佔據上庸之後,無法與荊州腹地連成一片,反而要幫助東吳承擔北來的曹魏壓力,所得反不如所受。而如今卻是漢中在北朝手中、潼關也在北朝手中、武關則算是雙方爭奪的中立地帶,而房陵周邊看上去倒是南朝容易奪取。如此局面,李孝恭絕對是有可能鋌而走險用漢中本地的民力財力賭一把的——反正除了漢水水運這唯一的出路之外,其他不管哪條路,把漢中的存糧運出來,都要先在路上北吃掉八成,那還不如賭這一把呢!”

沈光徹底沒話說了,他是一個軍事制勝論者,作為一名猛將,看勝敗從來都只看戰場上的搏殺。卻不曾想到,當年的蔣琬也好,如今的李孝恭也好,岑文字也好,居然還有被逼到這種程度的:一國兵馬,攻打哪裡,不攻打哪裡,決定因素居然是後勤難度,而不是戰場上的軍事價值。雖然有些路線戰場上難度頗大,但是就因為後勤方便,便會得到統帥者的親睞。

這算是哪門子的世道!(未完待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