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部分(2 / 4)

小說:大官人 作者:老山文學

為了查辦王黨份子,朱瞻基命令胡灐重建了東廠,任務只有一個,抓捕山東以外任何和王賢沾親帶故之人。數日之內,上萬人鋃鐺入獄,重新上崗的東廠番子,恨透了讓他們失業的王賢,自然要好好招待他的親黨。

東廠詔獄中,番子們日夜嚴刑拷打,逼問王賢欺君不法的供詞。酷刑之下,什麼樣的口供問不出來?短短几天,東廠整理出來的罪狀,便積攢到數尺高,林林總總的罪行,足有千條之多!

這一日,胡灐正在仔細篩查王賢的罪狀,想要從中搜出一些干犯天條的重罪,好呈給太子殿下交差。但讓他無比鬱悶的是,一千條罪狀裡,九百多條都是‘小時候偷鄰居褲衩’、‘十幾歲時調戲婦女’、‘二十幾歲時隨地吐痰’之類的,雞毛蒜皮都算不上的屁事。

剩下的幾十條裡,倒是有些讓人神情一振的罪名,諸如謀反、受賄、殺人、結黨之類,可仔細一看,那些供詞本身就荒謬無邊,讓誰聽了都不會相信……比如說,一個曾經在王賢帳下當了幾年百戶的傢伙,供認說,王賢曾找過自己,想要拉自己入夥,一起結黨造反。

以王賢貴極人臣的身份,就算拉人造反,也得起碼是二品以上,伯爵起跳,怎麼可能找一個小小的百戶商量呢?

類似的紕漏比比皆是,可謂是滿紙荒唐言!

這倒不是說王賢真的無罪,恰恰相反,他做過的那些事情,足以把他的九族抄上一百遍了。可那些事,明裡暗裡全都牽連著今上,甚至還牽連著太子,就是那些犯人敢說,東廠番子也不敢記啊!

而這三年來,王賢行事謹慎、清廉如水,根本沒有任何把柄授人。這才造成了眼下的局面……

胡灐正在發愁,忽聽手下檔頭稟報,說太子殿下駕到。

胡灐連忙放下手頭活計,想要出迎主上。卻見一身便衣的朱瞻基已經到了簽押房門口。

胡灐趕忙大禮參拜,恭請太子殿下入內。

“忙什麼呢?”朱瞻基有些心不在焉,隨手拿起一份供狀,翻了起來。

“回殿下,下官在整理王賢的罪狀。”胡灐輕聲答道。

“哦,有什麼進展?”朱瞻基這才來了興趣。

“尚無。”胡灐無奈的搖搖頭道:“供狀雖多,但大都言不符實,真正能站得住,拿得出的罪名寥寥無幾。”何止是寥寥無幾,簡直是一條沒有……

“嗯……”朱瞻基顯然對這種情況,早有預料,所以一點都不意外,只淡淡的吩咐道:“有抗旨不遵、輕敵冒進這一樁罪名坐實,就足以給他定罪了。你這邊湊合著再加上幾條,這樣到時候也好看些。”頓一頓道:“實在不行,你去刑部調一下當年藍玉案的卷宗,看看當時是怎麼給藍玉定罪的,照抄幾條就是。”

“殿下英明,為臣茅塞頓開!”胡灐心道,‘你到是早說啊,省得我費這些勁了。’面上卻恭謹道:“殿下撥冗前來,似乎不只是為了指點為臣。”

“嗯。”朱瞻基神情飄忽,手指在桌面上輕輕磕動道:“把囚犯的名單拿給孤看一看。”

“是。”胡灐應一聲,他正在整理卷宗,囚犯名單正在手中,趕忙將一本厚厚的卷宗雙手奉給太子殿下。

朱瞻基接過來翻開,上頭全是王黨份子的名字,還有他們的官職、年庚和籍貫,分門別類,列的密密麻麻。

朱瞻基按照索引,很快找到了被捕的都察院官員名單,從中找到了右僉都御史于謙的名字。但朱瞻基的目光,並未在於謙的個人資料上停留,而是直接落在下面的家眷一欄。

朱瞻基的目光,在家眷欄上停留良久,似乎在追憶著什麼,竟浮現出罕見的溫柔神情。但終究還是緩緩道:“把她帶來見孤。”

胡灐趕忙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頭赫然寫著於王氏,原鎮國公王賢之妹,年二十四……

太子殿下一聲令下,東廠的人趕忙從女牢之中,提出了那名女犯,將其帶到簽押房中。

那女犯自然便是銀鈴,王賢將父母妻兒哥嫂都安置在濟南,卻管不了已經出嫁的妹妹和妹夫。其實王賢也勸過於謙,留在京城可能會被自己牽連,還是去山東做官來的安全。

于謙卻堅決不聽,這位忠耿不二的道學先生,是不可能離開自己的君王的。于謙不走,銀鈴自然也留在了京城。結果,東廠抓人時第一個,就把這兩口子逮了起來。

胡灐情知太子殿下肯定不願被人圍觀,便悄悄帶人退了出去,親自在門口守衛。

簽押房中只剩下這男女二人,朱瞻基緊緊盯著那布衣釵裙、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