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1 / 4)

小說:菩提劫 作者:風雅頌

大悟掌教點頭說道:“貧衲深信不疑,只希望總盟主有回天之力化干戈為玉帛,要不然武林精英又不知要損失多少了……”

搖頭一嘆,忽地抬眼說道:“檀越,夏大俠已將衣缽傳給總盟主,不問世事了,長江後浪推前浪,英雄豪傑出少年,檀越似乎也該回去養養老了,別老攔在前面,不計年輕人出頭。”

蒼寅瞪眼說道:“你和尚懂什麼,我看你是念經念糊塗,越活越回去了,你以為夏大俠不管了?有道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光我河山,復我神州,這是神聖使命,地不分南北東西.人不分男女老幼,凡我漢族世胄,先朝遺民,都該視為己任,奮勇直前,你和尚懂麼?”

大悟掌教搖頭說道:“檀越,貧衲懂,也深感敬佩,只是老來筋骨……

蒼寅霍地站起,軒動白眉,道:“和尚,我要飯的就不服老,也許我要飯的等不到神州匡復,山河重光那一天,但我要飯的若不把這把老骨頭投在匡復義舉之中,直到伸腿瞪眼嚥了氣,絕不干休,和尚,你吃你的齋,念你的佛吧,我要飯的走了!”

言畢,轉身出門而去。

大悟掌教怔住了,但倏地,他身形微顫,老臉上掠過一片異樣神情,閉目合十,喃喃說道:“檀越,多年至友,交稱刎頸,你怎地不懂貧衲話意,點之不透?恕貧衲身在佛門,不敢輕洩天機,只有遠在少林為你日夜誦經祈禱了……”

拾手熄燈,禪房中剎時一片黝黑……

□□□□□□

距離清明之會還早,加以朱漢民母子在路上聽說和坤那位如夫人已經轉往六朝金粉的南京,所以也繞遠路下江南,直奔向南京,去看看和坤那位如夫人到底在幹些什麼?

那年頭,滿清朝廷把原名應天府,別號南京的南京,改作了江寧府,駐紮了好幾個旗營。

江寧鐘山龍盤,石頭虎踞,以六朝時為最盛,繁華冠絕一世。

周邦彥有闕“金陵懷古”的詞句兒,其中有:“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

王安石也有那麼一闕“金陵懷古”:“登臨縱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晴……”

看看這兩闕詞兒,就難怪更早的詩仙李白感慨的說:“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邱”了,概當年吳宮秀麗江南,往日的盛景,如今僅存銅駝禾忝!

往日的“南摟風月”,“北梅琴樽”,今日已是墳壘蕭蕭了!

這一座石頭城,竟至“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哀江南”裡也說:“山松野草帶花挑,猛抬頭秣陵重到……”

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牆,入目蕭條……

還有那:“……烏衣巷故人貧,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唱一曲哀江南,放悲聲,哭到老……”

還有那:“端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

更有那:“那青黃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個飽……”

可是,這些位詞人,詩人,名士,都去得太早了些,假如他們能留到如今,看著這年頭的南京,他們就不會如此感慨悲悼了。

只因為滿情朝廷自雍正以來,在江寧駐紮了好幾個旗營,與駐紮在杭州的旗營相呼應,來鎮壓漢人的。

幾十年後的八旗子弟,已不是上馬能殺敵,握筆能文章的了,反之,養尊處優,幾十年來的悠閒逸處,那些龍旗下的八旗子弟,終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不是遛馬鬥鵪鶉,就是泡茶館上酒肆,徵歌逐色,寄情於享樂。

滿清朝廷自派下首任兩江總督之後,自己人總會為自己人著想,於是就儘量地繁華江寧,以應八旗子弟的需要。

於是,茶館、酒樓應運而生。

於是,燈紅酒綠,笙歌處處。

於是,南國紅粉,北地胭脂又到了江寧。

於是,燈船再鬧,酒旗又飄。

於是,秦淮河又有畫舫了,夫子廟又熱鬧了。

於是,如今的江寧雖不能上比六朝,但至少要比那幾位登臨縱目,為之感慨萬千的景況要繁華熱鬧得多了。

這一天,江寧府飄然來到了三個人,那是朱漢民與聶小倩還有美姑娘霍玉蘭。

今天的江寧與往日有些不同,把守城門的旗勇標兵,增加了一倍,刀出鞘地如臨大敵。

而且,還有個挎刀的武官帶領著。

當然,朱漢民與聶小倩不會在意,北京城裡再大的排場也見過,哪會介意區區的幾十個旗勇標兵。

可是,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