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回首,甚至是危險的,因為這個神父的兒子總是喝得酩酊大醉,酒後又粗俗不堪,“非常粗魯地”在床上翻來覆去,結果,安徒生不得不逃到樓上找他的女房東,然後一個人在沙發上度過漫漫長夜。
對於這個生活在19世紀底層社會、一貧如洗的年輕人來說,那肯定是一個冷酷無情的現實。安徒生在回憶錄中多次談到或影射到這段經歷。但是對於那段在孩童和年輕時所遭遇的刻骨銘心,甚至是卑微低賤的經歷,他卻僅僅是捎帶著提了一下,那個時候,那些男人常常因為他奇特的外表和女孩式的行為而捉弄、嘲笑他。這種近乎痛苦的經歷貫穿著安徒生的整個成年時期,而這種痛苦的來源幾乎讓人不可思議———甚至是他最好的男性朋友,比如19世紀30年代安徒生在羅馬戈里科咖啡店每天都會遇到的那些人,他們都希望能窺見這位處女一般的作家隱藏在黑暗處的性感大腿。但安徒生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立場,他執著地追求著柏拉圖式的愛情。在這個方面,我們應該記住的是,作為一個柏拉圖式的戀人,他不僅充滿著熱情,而且是忠貞不渝的;一個痴迷的誘惑者,對於別人的拒絕是無法接受的。
痛並快樂的兄弟(1)
很多年以來,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在他的個人生活和文學作品中,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所謂敏感友誼。這些嘗試從19世紀30年代初期開始,當時,他正在瘋狂地試圖與眾多男人和幾個女人建立柏拉圖式的愛情。同樣,這些複雜的感情糾葛也成為其藝術創作的中心,儘管這種情感並沒有給他帶來真正的快樂,但所賦予他的創作靈感卻是不爭的事實。在這個階段創作的作品中,1832年《烏鴉》這部頗具神奇力量劇情的歌劇,可以讓我們看到一段最為敏感的男性友誼。故事講述了兩個關係密切、藕斷絲連的兄弟———米洛與吉那羅,他們之間無窮的“兄弟親情”是隱藏在兩個人浪漫而歡愉的重逢之後的真正秘密。
19世紀30年代,安徒生就像吉那羅那樣,一直尋找機會敞開自己,把兄弟般的胸懷,建立一種敏感但卻超脫的友情,正如他在《烏鴉》中所描寫的那樣。它暗示著兩個男人之間和諧和堅不可摧的關係,這種關係也許包含著純潔的感情和無窮的激情。而且在紙上,安徒生的願望卻是漫無邊際的。1833年8月,安徒生在巴黎度過開心的日子後,走在通往義大利的路上,他在洛桑寫了一封信給巴黎使館的武官喬基姆?梅爾基奧爾?格雷芬科普…卡斯頓斯基奧爾德,安徒生在巴黎的時候便已經對他一見鍾情:
“直到現在,直到我離開了你的時候,才感到你對我是那麼的重要!我是一個無比奇特的人,尤其是我放棄愛的方式。我感覺,一個國家也許會因我所擁有的全部愛而受益。但這卻正是讓我痛苦的原因,讓我無比瘦弱的原因。但是說句心裡話,如果你能從我的身上感受到真正的友情,我的快樂將是無法言喻的。這就是我的想法,讓我張開雙臂擁抱你,我親愛的卡斯頓斯基奧爾德,友誼長存!”
19世紀30年代,儘管安徒生曾經極其衝動地試圖與許多男人建立這種敏感友誼,但他還是在與愛德華?科林的關係中保持著他最富有激情的角色。從1830年到1840年期間,安徒生在很多文學作品、日記和信箋中都描寫了這段友情。各種各樣的名字和性別、鬍鬚和制服、精緻的禮服和禮帽,在這些五光十色的外表下面,無不隱藏著安徒生對愛德華的愛,安徒生把這種情感,煞費苦心地編織在自己的詩歌、戲劇、小說和神話故事當中。關於安徒生為這段友情所做出的投入,1835年的小說《O?郾T?郾》無疑是一個誇張但卻美麗的例子。在這本書中,安徒生不但開門見山地描寫了兩個戀愛中男人的場景和對話,更重要的是,他向我們精確而詳盡地詮釋了浪漫主義的敏感友情到底意味著什麼。從與愛德華建立友誼的那一天開始,安徒生就一直在幻想著和他的“哥哥”周遊世界。他也曾經向對方暗示這樣的想法,但卻從來沒有得到過任何響應。正因為如此,在《O?郾T?郾》出版的同一年,安徒生寫下了一封從沒有寄出的信———之所以一直沒有寄出這封信,很可能是因為他向來都是用很隨意的“du”來稱呼“愛德華”,更重要的是,他還一直懷有建立精神上戀愛關係的想法,而這種想法在多年之前就已經遭到了愛德華?科林的拒絕:
“我親愛的愛德華!我多麼的想念你!你的胸懷總是那樣地對我敞開。我想知道你是否理解,是否理解我對你的愛!這一刻,我終於看到了你,毫無疑問,那是我們的靈魂彼此赤誠相待的時刻。我可以把你置於自己的心中!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