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幫助我最多的朋友。”這無疑是一個經典而又準確的描述。當安徒生自己也成為一個睿智的老者時,他強調得更多的則是他們之間關係的重要性:“奧斯特毫無疑問是我最愛的人。”
在安徒生的意識中,即使是在10年之後的1861年去世的喬納斯?科林都沒有奧斯特如此高的地位。這個童話作家後來認識了許多要人,並對他們深表感激,但物理學家是唯一一個會讓安徒生用開玩笑的語氣呼喚他名字的人。他喜歡稱他們為“小漢斯?克里斯蒂安”和“大漢斯?克里斯蒂安”。但在這個角色扮演的遊戲中,誰是“大漢斯?克里斯蒂安”,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他就是奧斯特。
總而言之,1851年的春天是段令人悲傷的時期。安徒生本應該和其它人一樣,慶祝和平的到來,經過3年的戰爭,這個國家建立了一個新的民主的憲法體制。“1849年6月5日憲法”為新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廣泛的基礎,這個社會是建立在廣大人民共同參與的基礎上的,以自由競爭和市場的力量作為貿易和生產的基礎。1848年,關於社會的舊觀念在整個歐洲都受到了質疑,階級觀念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壓迫了人們幾個世紀的對政府權威的信仰正處在崩潰的邊緣。安徒生從資產階級的角度看待這些困境,開始變得不安和惶恐。他決心集中精力發掘自己內心深處的東西,從而才能完成1851年他正在創作的幾個作品。首先是一本關於1849年夏天他在瑞典為期3個月的旅行的書,寫這本書比預期的時間更長,直到奧斯特去世之後才完成。這本書名為《在瑞典》,很大程度上表達了他對奧斯特的一種敬意。
在19世紀40年代期間,每隔一定時間,奧斯特便激勵安徒生寫一篇關於童話的論文,現在作者想把它插入這本遊記最為誇張的一個章節之中去,題目就叫《自然的啟示》。然而當他在瑞典的大自然中坐在他的蘇格蘭毛毯上時,他並沒有寫出這篇文章;反而當他坐在位於哥本哈根新港區的格洛魯普寓所的溫暖的房間的桌前時,他寫下了這篇論文,現在他早已搬出了這個地方。在這裡他曾夢想過他所謂的“詩歌中的加利福尼亞”,意思就是在自然和現在所處的時代中寫作的一座金礦。更確切地說,就是用詩歌的觀點來運用這個時代的許多科學發現。這就意味著在機器閃亮滾動的車輪中,在蒸汽機中,在飄浮的熱氣球中,在埋在海底的電纜無聲的運作中,我們能看到普遍的永恆的美。安徒生在1851年的文學宣言是缺乏政治口號的,另外,它體現了奧斯特的著作《自然中的神靈》對他的重大影響。這本書發表於1849~1850年期間。這位老物理學家旨在洞察所有事物的內涵———就是他所說的“普遍規律”。因此經過幾次嘗試,在奧斯特生命的最後幾年中,安徒生最終一直處於對信仰和知識的關係的激烈爭辯中,正如奧斯特的書中所說的那樣。
社交晚會(3)
《自然中的神靈》是奧斯特的科學遺囑。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從在歐登塞的孩童時代開始就在信仰和知識之間搖擺不定,對他來說,奧斯特的書無疑是一本聖經。這點在作者於1850年8月寫給這個科學家的意義深遠的感謝信中可以得到證實。當時他正在格洛魯普奮筆疾書他的《在瑞典》一書。寫書期間他會長時間休息,在他安靜的寓所中閱讀《自然中的神靈》。這本書的某些章節就像一面鏡子,從中他多次發現了關於他自己、他的寫作以及關於藝術和自然的關係的真理:
“它就像一條清澈的小溪:而且尤其讓我高興的是我似乎從中看到了我自己的觀點,而這是我之前所沒有完全看到的。我的觀點、我的信念用清晰的文字表達了出來……讀你的書我感到非常愉快,對我自己也感到很滿意,它是如此之簡單易懂,就像是我自己思考的結果一樣。當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我可以說:‘是的,這就是我本會說的話。’其中的真理已經影響了我,併成為我的一部分。”
奧斯特和安徒生持續了30多年的親密關係開始於1820年左右,這是科學家與年輕作者的初次見面,當時是安徒生敲開了這個哥本哈根資產階級家庭的大門。因為關於電磁學的發現而開始聞名世界的42歲的物理學家,立刻引起了青年安徒生的注意。奧斯特有著淵博的知識和強烈的好奇心,不僅是對科學,還包括藝術、哲學和關於道德規範的一些問題。他博學多才,是唯一能夠看到安徒生身上那種可貴的天真和爛漫的人。這個有天賦卻沒有經過教育的男孩常常上他家吃頓飯,拿一兩個銅幣或是從教授藏書眾多的圖書館借幾本書。正是奧斯特對不可知事物的強烈的好奇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