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能臣干將(1 / 2)

小說:名門嬌女 作者:嵐月夜

嘉棠根本沒察覺到什麼,大聲驚歎道:“蕭大哥還去過雲中都護府?”

蕭漠回神,將目光定在衛嘉棠身上,努力忽略那小娘子的眼神,力持鎮定的答道:“嗯,先父與李大都護昔年有些交情,我到了雲州後,聽各族百姓都稱頌大都護,就不揣冒昧前去拜會,幸得大都護不怪罪,還親自見了我。”

他這一番話說完,嘉桐更堅定了蕭漠是個投機之徒的猜測,耳聽父親開始說話,她終於將目光轉到了衛仲彥臉上,不再打量蕭漠了。

蕭漠悄悄鬆了口氣,斂神回答衛太傅的問話:“大都護氣色很好,聲如洪鐘,眼含精光,倒與傳聞不甚相符。”

“哈哈哈,李永年這些年可受了不少攻訐,他又不會自辯,傳言自然不太好聽。”衛仲彥大笑出聲,“偏他十餘年不曾回京,久而久之,更沒人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了。”

蕭漠聽衛太傅直接稱呼大都護李成的表字,說話的語氣中又充滿了調侃,似乎對李大都護頗為熟悉,他心中微定,不再迂迴試探,而是直接說道:“太傅所言極是,由此也可見傳言之誤人到了什麼地步。我見到大都護之後,也曾為此替他鳴不平,可大都護卻只笑而不談。”

衛仲彥輕輕點頭:“他一貫如此,只做不說,否則當日先帝也不會將北疆守土安民重責交付於他。”當年趙國與西突厥部決戰,一舉擒獲可汗沙耶利後,朝廷在突厥各部分設州郡,遣官治理,又在雲州特設都護府,安置沙耶利舊部。其時大都護的人選曾爭執很久,最後還是先帝力排眾議,定了軍功不顯的李成。

“大都護也說,就算不為了所轄各族百姓,單為了先帝的知遇之恩,他也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是晚輩後學總是意氣難平,便向大都護請教,明明手握重兵,緣何要堅持己見,多方妥協,以致於落下個懦弱無能的名聲。”

直到聽到這裡,嘉桐才明白蕭漠和父親說的是誰。她對什麼大都護、李永年這兩個稱呼都沒什麼印象,但北疆有個手握重兵卻對突厥降部卑躬屈膝、丟盡上國□□臉面的李成,她卻是不止聽過一次的。

如今風氣開放,便是女眷宴飲遊樂的場合,也常有談起國事的,只是眼下國家承平,沒甚大事好說,這個鎮守北疆的李成便常常成為話題。

據說李成轄下足有二十萬大軍(這點嘉桐頗為懷疑,只雲州就這麼多人,國家要怎麼養啊?),可是每當各族各部落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卻從不派軍鎮壓,而是隻遣文官前去調解,這本來沒什麼可讓人詬病的,但是幾乎每次調解到最後,都要朝廷出錢安撫雙方,這就不能不讓在京官員、尤其是戶部禮部鴻臚的人不滿了。

除此之外,李成還常常為突厥降部首領請封,也不管這些人是不是都對朝廷忠心,或者有沒有過叛亂前科。有在雲州治下做過官的人回來還說,李成與各降部首領關係密切,常常與他們結交宴飲,朝廷實在不可不防。

這些傳言林林總總下來,李成自然就被塑造成了這麼一個不光彩的形象。可是聽父親剛才的評價和蕭漠所說,似乎李成並不像傳言那般不堪,嘉桐多了點興趣,專心聽蕭漠繼續講吓去。

“大都護反問我,知不知道朝廷為何要在雲州設都護府?我自然答‘守土安民’。大都護就笑道,‘既是守土安民,又怎能只逞兵器之利?北疆二十四州,盡已為我大趙土地;北疆之民,無論何族,盡已為我大趙子民。我該揮刀向誰?’小子當時慚愧不能答。”

這話也有些道理,看來李成倒是個心胸開闊的,並不像時下一般人心裡時刻想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嘉桐想道。

衛仲彥點頭道:“鎮守北疆之人,就得有這份心胸,不然凡事只想武力鎮壓,北疆不能平靖不說,朝廷必然也要為此焦頭爛額。”人總是殺不完的。

蕭漠神色間充滿了贊同之意,說道:“太傅所言極是。後又談及降部各首領,李大都護說如今還剩下來的各部首領已都是真心降服,就算還有三心二意的也不多,且這類人用財帛就足以打動,實在無須多費心思。至於真正有二心、桀驁不馴的,這些年來早已剿滅,所以大都護才不斷為各部請封。”

這件事衛仲彥實是瞭解內情之人,李成雖然在外名聲軟弱不堪,但實際卻是個頗有智計的人。他剛走馬上任的時候,降部叛亂、叛逃之事時有發生,若一味只用朝廷之兵剿滅,難免會讓其他觀望之人寒心膽怯,進而激起更大叛亂。

李成索性從中略施手段,一方面對有意謀劃叛亂的加以招撫,許以錢帛,若是還有不聽招撫的,才派軍剿滅,同時將被剿滅的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