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違背了。
再加上嬴政自身也喜歡開疆拓土,秦國就在征戰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秦國人口比起六國差遠了,憑什麼能夠一錘六?
策略什麼的都是次要的,最本質的原因是秦國無比變態的動員能力!
皇權不下鄉,不存在的,動員能力能夠到達每個鄉亭聚落,到達鄉亭聚落的每個人身上!
說一個簡單的資料,戰國時期秦國人口與軍隊的比例達到了驚人的五比一,也就是說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當兵的。
這樣的比例後世哪個王朝能夠達到?
要注意的是秦國又不是隻有青壯年,秦國人口中還有老人孩子婦女,青壯年在總人口中又有多少呢?
說是全民皆兵都不過分!
戰爭時期,沒有參軍的男人,老人,孩子,婦女都是在為戰爭服務的,基本上沒有人閒著,都有事情做,還必須在規定的時刻完成分配的任務。
用現代的話說六國已經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如此模樣的秦國難道還不是戰爭機器?
每一個人都是戰爭機器上的零件,只不過零件的作用不同罷了。
這樣的秦國在統一前自然是極為合適,能夠將秦國的國力發揮到極致,但統一後還是戰爭機器就不合適了。
除非一直向外擴張,保持勝多敗少,否則容易崩潰,但一直擴張根本不可能,不提一直獲勝的難度,常年累月,沒有盡頭的戰爭會讓人打心底裡厭惡!
無論是軍卒還是普通人都會厭倦,這也是歷史上項羽劉邦打入關中,關中百姓簞食壺漿的重要原因。
軍卒和百姓實在是不想打仗了,只想過平靜安穩的生活,哪怕苦點累點,只要能夠吃飽穿暖就滿足了。
學宮的上升通道,就是成嶠為了改變秦國戰爭機器性質的重要政策,與之相比讓將士更加捨生忘死,忠心耿耿的作用倒在其次。
……
聽聞誇獎,成嶠這次沒有再謙虛,對著嬴政笑了笑,繼續開口。
“學宮計劃順利的話,秦國的官吏足以佔據天下大部分緊要官職,他們將是穩定天下的重要基石。”
“等到學宮在天下鋪開,學宮畢業學子需要遵守異地為官原則,且任期不能太長,哪怕秦國學宮的學子也是同樣如此,規矩最開始就要定下來。”
嬴政和呂不韋自然能夠輕易理解成嶠的用意,頷首表示贊同。
“學宮的籌建,我覺得應該交給司空府和少府負責,司空府為主,少府為輔。”
“之所以讓少府介入,是因為少府在各地都頭分支機構,比起司空府更加熟悉地方事務。”
“錢財由商會出,專款專用,除非不夠,所以收進少府和國庫的錢財該拿出來了。”
“王兄,相國,那筆錢還在吧?”
嬴政和呂不韋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
成嶠心中有些驚訝,少府的錢財還在就罷了,國都的錢竟然還在?
這說明秦國財政狀態良好,至少也是個收支平衡,呂不韋對於財政的理解挺深刻啊,著實是一把好手。
“那就太好了。”
“用六國的錢,來辦秦國的事兒,心裡就是舒坦。”
嬴政和呂不韋聞言都笑了,的確心裡舒坦。
“由於涉及到的錢財數量將會很龐大,所以必要的監察不可少,我建議王兄,相國都要派人監察辦事官吏,當然是以輔左之名。”
“君上言之有理,財帛動人心,不可不防,不能給辦事官員犯錯的機會,這也是為了他們好。”
呂不韋面帶微笑,緩緩的捋著鬍鬚,張嘴就來,給出了一個十分冠冕堂皇,正氣凜然的理由。
“王弟,你也派人監察吧。”
“錢財由商會出,我會親自盯著每一筆支出,這已經算是監察了。”
“再說我想派人監察也沒法,就羅網那些人怎麼可能懂工程裡面的貓膩?”
成嶠無奈的笑了笑,他麾下堪當大任的人才還是太少了。
“這倒也是。”
“學宮的大祭酒,由王兄你親自擔任,有空的話王兄也以去講一講課。”
“啊?”
“我親自擔任大祭酒?
“還可以去講課?”
嬴政震驚的張開了嘴,如今他未親政還可以,親政後怎麼可能?
真當王上很閒嗎?
“君上,緣何如此安排?”呂不韋驚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