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久二年十一月十一,大奉生亂,以三公之二為首的群臣,密謀逼宮,擁戴十六皇子即位,未果,被陛下當場擒獲,其中掌管宮廷守衛的廷尉被當場格殺。
但讓眾人震驚的是,平日裡對臣子可稱暴虐的皇帝,對這次的罪無可恕的大逆之行,反而高高拿起,輕輕放下,除了廷尉和十六皇子當場殺了,衛尉之後定罪斬首之外,其餘人等,御史大夫和大司空下了十九層大牢,大司空郎中令等人革職流放,而幾乎所有人的家人,都不曾被連坐。
這簡直是令人不可思議的處罰方式,讓一直喊著陛下苛政的群臣這次完全啞了火,以為皇帝忽然轉了性子。
但是皇帝對於有些人的處罰,又出乎意料的重,參與這次逼宮事件的武將以及從屬兵丁護衛,明明屬於從逆,卻全部都被處死,其中包括廷尉和衛尉屬下拱衛皇城和宮城的軍事力量。
旨意一下,大奉上至三公,下至流浪漢,無不驚愕。
要說謀反死罪,並不奇怪,但就沒見過主犯不死,從逆全殺的。
臣子們沒少苦苦勸諫,甚至說出了這些兵丁也是拱衛皇宮和汝州的軍備精銳,培養一個精銳不容易,這樣殺個乾淨,不怕汝州空虛,皇宮空虛,不怕大乾刺客趁虛而入嗎?
話說到這個成都,皇帝毫不理會,群臣只好哭著退下。
大奉的臣子不容易,每天面對“不高興”,上演“沒頭腦”。
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陛下,對於事變中涉及的其餘人也十分寒酷,這個“其餘人”其實也就是太妃,為皇家顏面,明旨中沒有提及太妃所作所為,只是說她為亂軍所殺,但傻子也能看得出,事變發生在宮外,太妃好好的怎麼會出現在那裡?明明陛下很早就掌控了局勢,為什麼太妃還會被“亂軍所殺”?
更重要的是,皇帝沒有給太妃加尊號,沒有追封皇太后,沒有讓她和先帝合葬,直接以敏肅太妃之位,入葬了妃陵。
這裡頭的意思,昭然若揭。
但隨即,便有不知來源的訊息傳遍了汝州內外——太妃為大乾皇帝派刺客殺害,大乾皇帝這是來為她父皇報仇來了!
百姓對於這個結果十分地接受:你殺我父皇,我殺你母妃。一報還一報,天經地義。
訊息從大奉傳到大乾,大乾百姓也歡欣鼓舞,覺得這仇終於報了。陛下威武。
至明二年的元旦宴席上,群臣同為陛下賀。
鐵慈神情難得有幾分愉悅,宴席散畢便回了重明宮,一踏進暖閣就發現桌上堆滿了禮盒,簡奚對著如山的禮盒在清點和整理。
見鐵慈過來,她笑著起身行禮,和鐵慈道:“陛下,各地年節賀禮都送了來,臣依照您的吩咐,大部分入了庫,不過有幾份還是得您親自過目。”
鐵慈嗅了嗅,道:“有一份不用看了,一股鳥騷氣。”
簾子後咕嘎一聲,簡奚忍笑讓開,一扇鳥翅膀撩開簾子,墨野昂首闊步地進來,脖子上掛著一個布包。
鐵慈看一眼那布包裡突出的造型,就知道西戎王果然還是毫無新意。
西戎產極好的玉石,墨玉、彩玉、羊脂玉、金絲玉都品質極高,丹野每年都選最大最好的玉石,雕一尊她的小像,現在鐵慈已經有了羊脂玉像,墨玉像,今年也不知道是哪種玉像,也不知道集齊七種玉像能不能召喚神龍。
等到墨野心不甘情不願地把布包卸下來,鐵慈一開啟,險些被閃瞎了眼。
上好的金絲玉,是最為少見的色澤勻淨的深紅色,裡頭有金色的絲狀花紋,通體昭顯著富貴華麗的氣息。
裡頭還有丹野的一封信,內容每年也是大同小異,不外乎是想念、想念、非常想念。以及我想來大乾,或者你什麼時候來西戎玩?
墨野灼灼盯著鐵慈,等著看她的反應,鐵慈只得搜腸刮肚地大讚了幾句,又命簡奚將準備好的回禮給墨野裝到包裡。
墨野他哥是個急性子,送人禮物不僅喜歡人家當面開啟誇讚,還急吼吼等著人家回禮。
鐵慈讓簡奚準備的是一套文房四寶——品味略低,建議多讀點書。
畢竟當王都這麼久了,字還這麼醜,挺讓人愁的。
招待墨野吃了一頓大餐,看著它振翅而去,鐵慈開啟第二份禮物,素白玉匣裡是一本書,書是孤本,失傳有百年之久的《南華堂筆記》,是前朝名儒,南華堂主人親筆所書,內容卻非常不符合對方名宿大儒的身份,志怪雜談,人間風月,寫得卻極其趣致新奇,文字更是清逸美妙。
這禮物自然是容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