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2 / 4)

小說:大唐小郎中 作者:炒作

這讓左少陽更是內疚,發誓一定要找一個對三女很好的人做正妻,才對得起她們。

可惜,事不如人願,幫著說媒的不少,但合州就這麼點大的地方,大戶人家倒還容易找,可是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可就不太好找了,到後來,連縣裡的祖上曾做過官的書香門第都找遍了,總數也沒超過兩位數。

就這不到十個的候選人家裡,左少陽只問了一個問題,便有一半人家及閨女臉上變色,斷然拒絕了這門親。

左少陽的問題很簡單:“我不想騙你們,我現在身邊有三個女人,我娶了妻一年之後,要納她們三個為妾,你能否跟姐妹一樣對待她們?”

當然,有一半人家也表示三妻四妾能接受,也讓閨女跟左少陽見面了,可是大部分女子只交談了沒一頓飯工夫,不是言談舉止庸俗不堪,就是相貌平庸卻驕傲得跟只剛下了蛋的母雞似的,只有少數一兩個,交談之後左少陽看著還行,跟自己的三個女人在一起見面,便露了本色,儼然以高人一等的正妻自居,定下了一串的規矩。左少陽見三個女人誠惶誠惶的神情,便斷然搖頭了。

為什麼真要找的時候,卻找不到合適的呢?

難道紅顏知己,只能可遇而不可求嗎?

日子就在相親、看病和勞作中一天天度過了,一直到秋天,親事也沒能定下來。

三女很無奈,左少陽更無奈。可是,這種事卻急不得。

這段時間,左少陽主要跟父親在藥鋪裡診病,中耕農忙的時候,就跟苗佩蘭到田裡鋤草、灌溉、施肥,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時間練習書法。

雖然拒絕了伍舒家的替考,但是,左少陽從上次替考那件事發現,書法在古代太重要了,必須練好。所以他一天到晚還是夠忙碌的。

入秋了,田裡的莊稼抽穗了,金燦燦沉甸甸的。

這個時候,左少陽用現代農業技術精耕細作的成果也顯現了出來,——他那二十畝田除了兩畝種了藥材之外,剩下十八畝田的水稻,由於沒有用把長到一半的稻苗割掉再重新長的辦法鋤草,所以比別家旱耕直播水耨鋤草的田要早一個月,結穗數量也遠比其他的多,顆粒飽滿,捧在手裡沉甸甸的看著讓人喜愛。

李家兄弟和其他一些佃戶都驚訝地跑來看了,也有不少外鄉的人跑來看,作為新聞到處傳,也有不少人到左家登門拜訪想學左少陽的先進耕種法,左少陽自然很高興,一一耐心傳授。

遺憾的是,這些人只聽了個開頭就學不下去了,聽左少陽介紹這種耕種要深耕,用秧田專門培育秧苗,然後移栽,光中耕鋤草就要好幾遍,紛紛搖頭,說盡管這種方法能多產糧食,但是太繁瑣、太複雜,遠不如他們的辦法簡單,種出來的糧食也差不多,懶得學,到後來,再沒有人來學了。

剛開始左少陽不知道為什麼能使畝產糧食增加的精耕細作的辦法,卻沒人願意學,後來一算賬就明白了,唐初田多人少,均田制按照朝廷定的標準,一個丁男就能分一百畝地,按照一家五口人的標準,家裡有三個丁男的話,正常情況下能分三百畝。就算實際分田達不到這個標準,分一半,一百五十畝,唐初使用旱耕直播水耨鋤草的粗放耕作技術進行耕作,畝產水稻一般是兩石,也就是二十鬥,算下來一家人如果田地都能種上糧食,能收穫三千鬥,按六成折算成稻米也有一千八百鬥。每人每個月口糧是兩鬥,一家五口人是十鬥,一年下來只需要一百二十鬥口糧,還剩一千六百八十鬥稻米。賣掉之後足夠維持一家的開支了。

第357章 空洞的雙眸

這就是說,均田制之後,一般老百姓手裡有了足夠多的田地,就算用粗放式的耕作方式進行耕作,收穫的糧食也遠遠吃不完,還能賣掉賺錢。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情況下,衣食無憂便很容易滿足了,因而缺乏精耕細作的積極性,就算知道左少陽的耕種方法比他們的先進,但是因為相對比較麻煩,所以沒什麼人願意學。

左少陽很鬱悶,有一種熱臉貼在冷屁股上的感覺。

這一天傍晚,病患走了之後,左貴老爹叫上左少陽來到茶肆喝茶。他們已經很久沒有來清香茶肆了。

左少陽把茶肆作為納妾的一部分彩禮抵給了桑家,桑娃子的高位截癱,讓他一輩子都離不開床了。店裡只有桑老爹、桑小妹和黃芹三人照料。

()

自從數萬人遷徙來到合州和上萬解甲歸田的軍戶在合州耕種之後,合州的人口一下子多了好幾倍。到茶肆裡喝茶的人也多了起來。

左貴老爹和左少陽漫步踱進清香茶肆,便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