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人願意要舊鈔——至於留在老百姓手裡那些昏爛舊鈔,自然慢慢的就變成了粉末塵土,老百姓財富就這麼悄無聲息的沒有了。

財富當然不是憑空消失了,而是被朱皇帝的政府給掠奪走了!

寶鈔不斷貶值,交易不便,於是大家就想法設法儘量使用銅錢,不願意用那些紙片片,甚至把許多大額交易給化整為零,變成小額交易。

眼看著大明寶鈔則要喪失信譽退出流通了(“物價湧貴,而鈔法益壞不行”),朱老大一看勢頭不對,乾脆下令連銅錢也禁止使用,“犯者以準奸惡論”,同時增印一些小面值的紙幣,企圖憑藉禁令以及一貫的嚴酷刑法來強行使紙幣流通。

錢幣有自己的規律,可不是你說不貶值就不貶值的,沒有支撐的紙幣照樣一路貶值。

到朱棣上臺的永樂元年(1403年),一石米價格已經由1376年的寶鈔1貫漲價到了寶鈔10貫,也就是說,叫花子皇帝的大明寶鈔已經貶值到原來的1/10了。

儘管中間折騰了好幾次,但“大明寶鈔”的前景卻越來越慘淡,紙幣的信譽明顯一日不如一日,永樂皇帝之後的大明朝CEO們也慢慢明白了這個道理,不斷的釋出賦稅折銀上繳、罰金贖金折銀折錢、官俸折銀折錢等政策,到了“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是指1449年明朝軍隊在土木堡被蒙古的瓦剌部落打敗,導致皇帝明英宗被俘的事件,這件事成了明朝由盛轉衰的標誌。'前夕,貨幣使用上已經形成了“朝野率皆用銀,其小者乃用錢”的格局。

“土木堡之變”以後,大明朝人心惶惶,紙幣信譽更是每況愈下,政府如果還是堅持使用紙幣,激起民變,很可能像元朝一樣,導致大明朝玩完,所以皇帝借坡下驢,乾脆在1465年下詔“通錢法”:“凡徵商稅課程,錢鈔中半兼收,每鈔一貫折錢四文……”

注意後面那半句,要求錢和寶鈔各收一半,但1貫鈔到這時候就已經只能折算4文錢了,大明寶鈔開始的時候1貫是代表1000文銅錢的,從朱皇帝1375設定大明寶鈔到重新改用銅錢,90年時間,即使考慮到中間的升值過程,大明寶鈔最終貶值為原來的1/250!

到了隆慶元年(1567年),明穆宗頒令:“凡買賣貨物,值銀一錢以上者,銀錢兼使;一錢以下只許用錢”,紙幣已經不能用作支付手段了。

官方檔案確定用銀子和銅錢做貨幣,這就意味著,中國的紙幣基本走到了盡頭。

就這樣,從1025年到1567年,500多年的時間裡,中國人從發明紙幣替代金屬貨幣,到廢棄紙幣再度啟用金屬貨幣,走完了紙幣的一個輪迴。

由於小額支付用銅錢,大額支付用白銀,用專業術語來說,相比於西方社會一直以來的金銀複本位貨幣體系,中國已經形成了自身獨特的銀銅複本位貨幣體系。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幾十年之後,都已經想不起還曾經用紙這種玩意兒當過錢來用了。

正如我們今天的老百姓,在使用紙幣幾十年之後,似乎已經忘記我們在解放前,因為國民政府的法幣和金圓券形同廢紙,人民還在使用銀元做貨幣呢。

不過,明朝朝廷並沒有徹底廢除紙幣,只是不再強化紙幣流通,但又不肯讓它退出歷史舞臺,變成了人的闌尾,附著在以銀子和銅錢為主的貨幣體系上。

到了明朝萬曆年間,如果按照白銀價格計算,寶鈔貶值為原來的1/76000,如若按照米價計算,寶鈔已經貶值到原來的1/30000。

後來,滿洲人入主中原,建立大清朝,他們深刻汲取了蒙古人以及明朝發行紙幣的教訓,一直老老實實的使用銀子一直到鴉片戰爭時期,就是採用重量和成色來確定貨幣的價值,再也沒有打過紙幣的注意。

連鈔票都沒有了,自然也就沒有鈔票貶值不貶值的說法了。

。。

3。4紙幣與金本位(1)

相比中國人在錢方面的“聰明”,西方人就顯得太過於“老實”了。

實際上,就在四川交子出現前後,11世紀西方也出現了商業銀行的信用票據,有了一部分紙幣的功能;到了13~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國債、股票等“很現代”的金融產品在西方相繼出現,商業信用票據使用在義大利的一些家族銀行中也已經相當普遍。

只是,紙幣依然遲遲難產。

17世紀是個金融創新輩出的時代。

作為阿姆斯特丹市議會批准成立的銀行,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