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他對自己的小命有多珍惜。
所以徐寧從不是奮勇爭先。
出身軍官世家的徐寧對軍令執行的不折不扣,做事很精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還真是整個梁山唯一適合做後勤軍官的。
阮通的話並沒有引起大家的共鳴,孫立、林沖、徐寧都是十二指揮使的人,張橫過去也有朝廷軍官的身份,而阮通卻是宋江找來的、實實在在的盜匪,如果他不是重傷不能移動,也許現在尾隨宋江而去了。對於如今在場的人來說,徐寧再冷漠,也是自己人,而阮通的生活習性與軍官們格格不入,他才是個“外人”。
不過阮通卻是一個忠義之人,他受了很重的傷,擱常人,在這種傷勢下,早已死了幾回了,崔莊郎中救了他一命,阮通已經決定把這條命賣給試穿了,因此宋江臨走的時候來接他,阮通拒絕了。到如今,因為他及時表明態度,其餘將領都要出征,立地太歲阮通則受命坐鎮崔莊——時穿打算利用他的兇狠與殘忍,震懾那些圖謀他財產的人。
此刻阮通語帶譏諷,但林沖與孫立並沒有反駁,林沖拿起一杯酒,小口小口的品著,淡淡的說:“這酒真不錯。”
孫立是馬軍出身,這年頭能養得起戰馬的家境也不錯,孫立能夠理解徐寧身上那種貴族式的孤傲,他笑一笑,回答:“我等兄弟,一片真心招呼他在崔莊相伴而居,時間久了,他自會明白。”
阮通沉默片刻,誠心誠意的贊同說:“沒錯,我等好歹也是縱橫南北的人,見識過不少地方,像崔莊這麼安詳富足,而且鄰里間敦睦有禮的村落,真是不曾見過。”
想了想,阮通再度補充一句:“確實,一個都不曾見過……從這方面來說,此地真是一個適合養老的好地方。”
說罷,阮通丟下杯子,站起身來說:“說到養老,我等縱橫半輩子,如今安定下來,必要生個一兒半女,才不辜負這樣的好時光……你們幾位慢飲,我回去與渾家造人去也。”
孫立擺擺手,笑著罵:“你這廝,身體還沒好全,房事上面悠著點。”
林沖也起身,平靜的說:“這次出戰,能不能勝這點我不操心,但我聽說朝廷方面……”
說罷,林沖嘎然而止,丟下酒杯拱手告辭。
第二日,朝廷正式詔命下達:樞密院徵調京畿廂兵、社兵,以及鼎州、澧(音li)州槍牌手、晉西蕃兵、秦鳳路槍手、涇源路弓手、海州雷火兵等團練組織征討方臘,同時詔諭樞密使童貫署理江、淮、荊、浙等路宣撫使,常德軍節度使、太尉譚稹(依舊是宦官)為兩浙路制置使。
童貫接任後,立刻下詔催促自己的嫡系:秦鳳路槍手、涇源路弓手、晉地蕃兵(騎兵)等團練加快行程,務必於年底之前趕到江寧府集結。
稍後,道君皇帝下令撤銷蘇、杭兩地應奉局、造作局,停運花石綱,罷免應奉局少監、蘇州防禦使朱勔(古字,同勉)父子官職——這是因為方臘起義的口號是“殺朱勔”。
朝廷方面催促急,海州方面也連下數道文,催促海州雷火兵即刻動身,徐寧為此忙的不可開交,另外幾個梁山兄弟也忙著召集部下向拔頭水軍水寨移動,並與當晚開始陸續集結上船,這一夜忙碌,所有的人都徹夜未閤眼。
第二天天亮,海州官員趕來水寨送營——實際上是催促時穿立刻動身。
於是,敲鑼打鼓一番後,拔頭水軍十二艘戰船,三十餘艘運輸艦,拖曳著身後的內陸海鰍船,慢慢的駛出港口——這一次,時穿帶領的海州兵正式踏上戰場。火槍也開始在戰場上首次大規模露面。
第393章 海上精靈的舞蹈
剛剛颳起的的東北信風讓戰船顯得順風順水,拔頭水軍的船隻在港外稍稍整理隊形後,立刻被信風吹的一路狂飆。
其中,戰船追求速度,身材顯得修長,信風一吹,立刻向渴馬奔泉一般,不一會兒,將運輸船遠遠甩在後方。稍停,為了放慢速度,戰船降了半帆,而後划著海面,在距離運輸船數海里的地方遠遠警戒著。而運輸船上,一群做慣毛驢車的人陡然享受到賽車飆車速度,一下子顯得很不適應,不少人跑到船舷邊瘋狂嘔吐……
梁山好漢們縱橫南北的時候,多數時間都在水上與人交戰。他們當中的十二指揮使,曾經押運過花石綱,對於乘船旅行並不陌生,可也沒享受過這種速度。迎面吹來的風令人喘不過氣,手頭的絲帕剛剛揩過汗珠,一不留神沒抓緊,立刻被狂風吹過船尾——這可是超過二十節的船速啊。人從船頭走到船尾的時間,船能行駛二十個船身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