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既然你是個刺蝟,渾身是刺我難以下嘴,那我就先不搭理你,等你放鬆警惕,露出柔軟肚皮的時候,我再狠狠的咬上致命的一口。
索性,武公也不著急,先跑去雒邑當他的司徒大人了。
在大領導身邊最大的好處就是訊息靈通。站得高看得遠,自己又是執政大臣,把平王往自己設計好的小圈套裡帶帶,機會自然也就來了。
不久,周平王決定巡視王畿邊境。武公敏銳的捕捉到了戰機。虢國與周王畿東部接壤,天子到了你虢國的邊境,虢叔一定會前來朝見天子,其邊境防備肯定會鬆懈下來。而且,周天子巡邊的目的是維穩呀,誰會想到我敢在這個時候,當著天子的面發動戰爭呢?
這個判斷是正確的,當平王帶著大臣們來到虢國邊境時,虢叔果然連忙帶領大臣前去朝見。鄭武公趁著其邊境守備放鬆警惕的機會,突然命令鄭國的部隊迅速北上,快速佔領了虢國的都城。
有人說了,怎麼鄭國這麼快就攻打到了虢國的首都?虢國的部隊都幹嘛去了!其實看看地圖大家就明白了,虢國實在是太小,方圓也就幾十裡而已,幾乎沒有什麼戰略縱深。鄭國的軍隊左腳剛一踏上虢國的土地,再右腳再邁一步就到了都城。其他地方軍隊根本來不及反映。
再說天子駕到,虢叔將注意力全都放在天子身上,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鄭武公的膽子居然這麼肥,竟然敢在天子巡邊的時候攻打自己。又放鬆了對鄭國的警惕,帶走了都城中的精銳部隊。所以,倒黴的虢叔還在朝見天子的路上,轉瞬間就已經成了亡國之君。
怎麼辦,家都沒了,跑吧。
往哪跑呢?周平王不是正在巡邊嗎,我先找著天子狠狠的告上掘突(鄭武公的名字)這小子一狀,說不定能把失去的國土要回來。就算天子拿他沒辦法,也不至於遭受殺身之禍。
鄭武公當然不能讓虢叔見到平王!他可不想把到嘴的肥肉再吐出去。於是嚴令鄭國軍隊拋下輜重,輕裝簡行,無論如何也要追殺到虢叔!
一邊拼命跑,一邊拼命追,可惜這虢叔平時養尊處優慣了,體力不是很好。眼看就要進入周王畿邊境了,卻在制邑被鄭國的軍隊追上,最終難逃一死。
所以說,生命在於運動,咱趕緊辦張健身卡去吧。
平王知道這個訊息後非常震驚,可週王室剛剛東遷四年,百廢待興。他非常需要鄭武公的幫助才能穩定自己的政權。再說,鄭國已經吞併了虢、鄶兩國,邊境已經與周王畿接壤,現在鄭國陳兵虎牢,虎視雒邑。在其兵鋒正勝的時候,他不敢保證惹惱了鄭武公,他不會跟自己翻臉。虢叔已然被殺,鄭國的軍隊也佔領了虢國。而平王又不可能率兵奪回虢國,那就這樣吧,先承認鄭國得到的土地,安撫了鄭國,以後再做打算。
就這樣,周天子將虢、鄶故地,和虎牢關以東的地區正式賜給了鄭國。使鄭國得到了北至黃河,東至宋國,南達新鄭,西至虎牢關方圓數百里的領土。
從鄭桓公到鄭武公,父子兩代人經過生與死的考驗,終於在東方的富庶之地得到了一片安身立命的家園。但這對於胸懷大志的鄭武公而言,還遠遠不夠。獲得更大片的領土,稱霸諸侯,使鄭國長治久安才是他最終的願望。為此,他還要走更多的路,付出更多的心血。。。。。。。。。。。
第十一節 武公之略
鄭武公吞併虢、鄶以後,並沒有志滿意得,相反更加激發出這位一代英主的革命鬥志。 他越來越能感覺到,周天子對天下的控制越來越弱。將來天下的霸主,將不再是住在雒邑里猶如喪家之犬的周王,而是靠實力說話的諸侯。自己國家的保全也不在取決於天子的意志,而完全靠自身的實力。
百里大小國家不足以長治久安,繼續開疆擴土、發展壯大才是生存之道。為了不被其他人吞併,只有現在吞併別人,只要我有了強大的兵力,即便吞併個把諸侯,誰也不能拿我怎麼樣。
可如果要發動對外戰爭,第一需要強大的兵力,第二需要雄厚的財政支援。所謂富國強兵,要強兵先要富國,這才是鄭國如今最應該做的事情。
鄭國初建,荒蕪的土地很多,如何吸引更多的人來開發這些土地成了發展的主題。要想吸引人才,你得給人家好處才行。為什麼現在好多窮國的人都往美國跑呢?那邊富呀,國家也強大,走哪去一說我是美國人,沒人敢著他,中東地區除外。
咱們國家那些大明星,剛一出名就改國籍,什麼美國的、英國的、新加坡的,澳大利亞什麼的。為什麼?那肯定是有好處。不信,讓他改索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