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我的前任為我留下了這筆‘遺產’,使我在扮演新的角色之時不至於感到舞臺過於狹小。”卜力轉過臉來,聳動著小鬍子,鷹鉤鼻上方那雙淡藍色的眼睛流露出不加掩飾的自負。
這位新總督的全名叫Henry Arthur Blake,自從他抵港履新的那一天起,香港的華文報紙便以筆劃極簡省的兩個漢字稱呼他為“卜力”總督。卜力出生於鴉片戰爭爆發的1840年,英國發動那場戰爭的最重要收穫便是攫取了中國的領土香港,五十八年後由鴉片戰爭的同齡人出任這塊土地的總督,也許是卜力歡度五十八歲生日所得到的最有意義的禮物。而在此之前,他已經先後擔任過巴哈馬、紐芬蘭和牙買加總督,積累了豐富的殖民地工作經驗,對接手治理號稱“東方直布羅陀”的香港也並不感到受寵若驚,自認為這份殊榮非他莫屬,當之無愧,雄心勃勃地要做出一番成就。
輔政司駱克坐在他的對面,手裡端著咖啡杯卻停止了啜飲,倒掛的“八”字眉下的那雙充滿智慧的眼睛微微眯起,兩撇小鬍子並不像卜力那樣翹起,而是服服帖帖地分梳兩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輔政司以恭順謙卑之態注視著總督閣下,傾聽著他所說的每一個字。
歷史在他們兩人之間製造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巧合:卜力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同齡人,而駱克則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同齡人。
公元1858年5月,正當英法聯軍攻陷中國的大沽口時,這位James Stewart Lockhart出生於蘇格蘭北部阿吉爾的阿德希爾。他的祖父是一位成功的銀行家,父親邁爾斯·駱克哈特則是個無所事事、悠閒度日的紳士,因為富足的家境無須他再去工作。但是,充足的金錢畢竟並不能滿足人的全部慾望,駱克哈特家族還缺少一樣東西。而在邁爾斯娶了阿德希爾的大地主查爾斯·斯圖爾特的侄女和繼承人安娜·斯圖爾特小姐為妻之後,這一願望得以滿足,便把標誌著蘇格蘭古代王室高貴血統的“斯圖爾特”納入自己的姓氏。多年之後,他的第四個兒子“司圖爾特·駱克先生”的大名在香港婦孺皆知,卻很少有人知道他那高貴的姓氏其實是沾了姥姥家的光。
駱克自幼具有出色的語言天賦,大學期間,希臘文、英文和修辭學的成績優異,幾經努力,他在1878年秋天考取了由英國政府派駐香港工作的“官學生”,經過九個月的漢語強化訓練,透過了初級考試,於1879年10月2日從南安普敦啟程東渡,一個半月之後到達香港,從此在漫長的仕途中,地處遠東的香港成了他的“家”。
在初到香港的三年裡,他在廣州師從歐陽輝先生,刻苦學習漢語,由此得以廣泛涉獵中國的歷史、文學、民俗、禮儀,並且對中國的古董、字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此孜孜以求,以“收藏家”自居。使他感觸最深的是孔夫子的思想,一部薄薄的《論語》使他找到了治理這個東方民族的鑰匙。在漢語人員奇缺的港府,駱克先後在殖民地秘書辦公室、註冊總局、鴉片稅務署等等部門任職,迅速地步步高昇,自1895年起成為港府中僅次於總督的行政長官輔政司。今年2月,羅便臣總督卸任之後,香港人士普遍認為,輔政司駱克將是代理總督的最佳人選。但是,結果卻出人意料,倫敦任命了當時的駐港英軍司令布萊克為代理總督的“護督”,之後,正式任命卜力為第十二任總督,駱剋落空了。作為對駱克的一種“補償”,女王授予了他一枚聖邁可及聖喬治三級勳章“C。M。G。”,仍然低於卜力的一級勳章。駱克盡管心有不快,但這位精通中國儒學的蘇格蘭人時時牢記著孔夫子“克己復禮”的教導,在與同僚的相處之中,尤其在總督面前,格外謙虛謹慎。現在正是用心博取新主子卜力總督賞識的時候,決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竇納樂公使為我們開啟了通往中國大陸的大門,”卜力繼續說,“但同時也給我們製造了一些麻煩,在我看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是一份不夠成熟的檔案,它還有不少明顯的漏洞和欠缺。比如九龍寨城問題,簡直不可思議!既然香港的界址已經展拓到深圳灣和大鵬灣,為什麼近在九龍灣旁邊的這座寨城卻可以除外?我們又怎麼可以允許在女王陛下治下的英國領土之內保留中國的駐軍?”他用手裡的長柄放大鏡敲擊著地圖,“這是主權問題!竇公使在主權上向中國讓步,太軟弱了!”
“總督一語擊中要害!”駱克點點頭說。其實他心裡在想,若論“主權”,不要說新租借地,就連香港、九龍的主權本來也都屬於中國,那是我們的前輩以武力加智謀奪過來的,如果中國再出個像林則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