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4 / 4)

願、多年的抱負,總算開花結果了。他既要在皇上面前掩飾住狂喜而不至於失態,一方面又要盡善盡美地表達出對皇上的感激和忠誠,最好的辦法是流淚。他的淚腺還真幫他忙,頓時淚滿雙頰地跪在了朱元璋面前。

胡惟庸說:“陛下方才的教誨之言,我會銘記終生的。”

這時有值殿官遞上一份奏疏,原來大將軍藍玉奏報,他已率兵攻佔拉河,在那裡屯兵駐防後,想回京面奏。

朱元璋接奏報在手,對胡惟庸笑道:“哪裡是來面奏,是想媳婦了,也難怪,這些將領,這麼多年屁股幾乎沒離開過馬背。有些人還說朕重武輕文,沒有武將馳騁天下,江山能打下來嗎?今後可把輪休當成制度,讓武將輪流回來休假,或者長期駐守在邊塞的,可帶妻小。

胡惟庸稱頌這個辦法可安武將之心,也盡人情,他願領旨去辦。

李善長還是識趣的,一經得到朱元璋的暗示,立刻連夜上了一道表,稱自己年邁體衰,精力不濟,繼續為相監國,會誤了社稷,故再三懇請告老還鄉。

朱元璋在早朝的時候,叫值殿官當眾宣讀了李善長的辭官表。朱元璋說李善長功在社稷,不准他致仕,再三慰勉挽留。

《朱元璋》第七十章(2)

李善長不傻,他周圍的人也都幫他謀劃。朱元璋的挽留不過是虛應故事、官樣文章,是在表現他的不忘勳臣的恩寵,是在示恩,也是給這位開國老臣留夠了面子,李善長豈可當真?

於是李善長又接連上了兩道泣血頓首、誠惶誠恐的辭官表。朱元璋終於忍痛割愛,賜他榮歸故里了。

這一天是李善長帶著家口回老家濠州的日子。

長江邊上一溜十幾條大船整裝待發,帆也升起來了。

陳寧、詹徽、陸仲亨、郭興、費聚、吳楨等官員都來為李善長送行。李善長站在碼頭上,眾官為他敬酒。

李善長眼含著淚,說:“老朽真不敢當,本來想悄悄走的,卻還是驚動了各位。”

李善長心裡有一種無以名狀的失落感。皇上明知他今日啟程返鄉,卻毫無表示,他本人不來,至少要委派一個欽差隆重地送上一程啊!最終皇上還是沒給足他面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