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所以不可能再像上次那樣飛黃昏線。
他之所以說需要3天才能到達門捷列夫環形山,其實真正的意思就是要避開環形上太陽直射下的最高溫度視窗,用一句通俗的話講,避開中午的酷熱,選擇在黃昏前到達,儘量利用天黑前的最後這段白晝時間,
好處就是,溫度不至於達到可怕的百度之上,至多就是身處6,70度的高溫狀況,這對機體部件來說還是可以承受的。
任務是別人的,飛機可是他的,這些細節往往會決定一次登月漫遊的成敗。
要製造一艘能飛行在高低溫差超過數百度的太空穿梭機,對現在的地球人類文明來說還有點難度。
“我們慢慢適應溫差,讓機體的各個部件慢慢調整結構應力,避免極端狀態下的熱脹冷縮,這是未來宇宙航行的最大關口;小小你要知道,這特-麼的實際上就是一架大氣層內的民航客機改裝,他們竟然用這東西來進行太空飛行,這就是我最擔心的地方。”
蘇小小若有所悟,“真出了問題,現在體現不出來,但卻會在重返大氣層後顯現,而在大氣層中,就算是傘降系統也不能保證乘客的絕對安全?”
貝海洋點頭,“就是這樣!這不是我一個人在擔心,而是所有太空機師都在擔心!
誰也想不到,太空航班最大的潛在危險竟然不是動力,而是溫差!
聯合體一直在這方面努力,選用適溫性更好的零部件,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除非整體重新設計,否則永遠也根本不了它是一架民航客機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