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4 / 4)

小說:西方的沒落 作者:蝴蝶的出走

明)與室內樂的興起屬於同一時代,且同時臻至完滿非凡之境。而哥特式的雕塑徹頭徹尾地是建築的裝飾,是人造的牆樹作品(espalier…work),羅可可的牆樹作品就是偽造型藝術最顯著的典型,這種偽造型藝術是完全臣服於音樂的形式語言的結果,並且由此可以看出,主宰被呈現的前景的技術與隱藏在那一技術背後的表現語言可能相牴觸到何等的程度。我們不妨比較一下柯塞沃克(Coysevox)(1686年)在盧浮宮的屈身維納斯像與該像在梵蒂岡的古典原型:在前一種造型中,雕像是音樂的替身,在後一種造型中,雕像就是其本身。諸如“斷奏”、“漸快”、“行板”、“快板”這些術語可最好地描述我們在此所講的那種運動,那種線條的流動,那種在石頭本身的存在中的流動性,這種存在就像瓷器一樣已或多或少失去了其完美的堅實性。因此,我們才覺得雪花大理石不好保養。也因此,我們才覺得參照光和陰影的效果進行創作完全是非古典的傾向。這與提香以來的油畫的原則完全一致。18世紀的蝕刻畫、素描或群雕中稱作“色彩”的東西,實際上指的就是音樂。音樂支配著華託和弗拉戈納爾(Fragonard)的繪畫,以及戈布蘭家族(Gobelins)的藝術和水粉畫;並且自那時起,我們不是出現了色調(colour…tones)或音色�ne…colours)這樣的習慣用語嗎?這些語彙不是意味著承認了那兩種藝術之間最終的同源性嗎?——儘管兩者在表面上並不相似。還有,這些相同的語彙當被用於任一古典藝術時,不是完全沒有意義嗎?但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