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他們只是純粹鑑別性地分解和整理,既不容許自己去沉思,也不容許自己去感受。反之,在歷史的情形中,這種體驗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證明這樣一個悖謬的合理性:一個歷史的研究者越少與實際科學發生糾葛,就越是對他的歷史研究有利。
再借一個圖表闡述一下:
心靈
生命,方向
命運…體驗
獨一無二地發生的和不可挽回的
“事實”
觀相的機智(直觀)
意識作為存在的僕人
“歷史”的世界意象
生命體驗
過去的意象
建構性的沉思:
(歷史學家,悲劇作家)
為了探討命運
指向未來的方向;
建構性的行動:
(政治家)
為了成為命運
世界
廣延
因果知識
恆定地可能的
“真理”
體系的鑑別(理性)
意識作為存在的主人
“自然”的世界意象
科學方法
宗教。自然科學
理論的:神話和教義。假設
實踐的:崇拜。技術
十一
可以允許把一組或任何一組社會的、宗教的、生理的或倫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