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2gt2這個表示式,除非某人能在心理上把這些字母跟某些特殊的詞彙及其象徵意義聯絡起來,否則便毫無意義。但是,每當我們用詞彙來說明這些死的符號,賦予它們血肉、形體和生命,簡言之,使它們在世上有一種可感知的意義,我們就跨越了單純科學秩序的範圍。θεωρια(觀視、形象)有意象、幻象的意思,正是這種東西使人們能從一個圖形…字母的公式中瞭解到一個自然定律。一切真確的東西,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每一種物理觀察的構想,全是為了替一些想象的預設找出其實際的基礎;若能成功地從中得出結果,就可以使這些預設比以前更有說服力。若是沒有這些預設,則物理學的結論就只是一堆空洞的圖形符號。但事實上,我們不會、也不可能擯棄這些預設。即便一個研究者能把他所知的每一個假設全置之腦後,可一當他開動他的思維,去投入他自以為明確的研究工作時,便不是由他在控制那工作的無意識形式,而是由工作的無意識形式在控制他,因為,在活生生的生命活動中,他永遠是一個屬於他的文化、他的時代、他的學派、他的傳統中的人。信仰和“知識”,是人類僅有的兩種內在的確定事物,但是,在這二者中,信仰更為古老,它支配著一切認識的條件,即便那些條件從不會如此確切地呈現。因而,作為一切自然科學之支撐的,是理論而不是純粹的數字。文化人的潛意識中,總有著對真正科學的渴望,因為這真正的科學(再重複一遍),乃是文化人的精神所特有的,而有了這渴望,那一精神才能夠在它所掌握的自然的世界意象內去理解、深入和綜合。單純苦苦地為度量而度量,永遠只不過是一些偏狹的心智的可憐嗜好而已。數字僅僅是秘密的鑰匙,且僅此而已。無知無識的人永遠只會為數字自身之故而在上面浪費時間。
康德有一句眾所周知的話:“我認為,在每一種自然哲學的學科中,唯一可能的就是在其中像發現數學那樣去發現真正的科學。”他說的是對的。在此,康德心中的意思,是想在既成物的領域作一些純粹的限定,直至只在那個領域能夠(在任何特殊階段)看到定律和公式、數字和體系。但是,一個沒有文字的定律,一個僅僅由一系列圖形符號構成的定律,只能看作是一個工具,甚至不能看作是在這一純粹狀態中完全有效的一種理智運作。每個學者的實驗,不論什麼樣的實驗,同時都是主宰該學者思路的那種象徵主義的一個例證。一切用文字語言表述出來的定律都是已被啟用、被賦予活力、充滿那一——且只是那一——文化的本質的秩序。至於作為一切精確研究的先決條件的“必然性”,在此我們也必須考慮其中的兩種,亦即精神的和活生生的東西所固有的必然性(因為它就是每一個體研究行為的歷史何時、何地且如何開始其行程的命運)以及認識物件所固有的必然性(西方描述它的流行名稱就是因果律)。如果說一個物理公式的純粹數字代表一種因果必然性,那麼,一個理論的生存、誕生和生命綿延就是一種命運。
每個科學事實,甚至最簡單的事實,從一開始就包含一種理論。一個科學事實乃是一個獨特發生的事件在醒覺存在那裡留下的印象,一切都取決於那一存在、取決於該事實為之或曾經為之而發生的存在,究竟是、或曾經究竟是古典的還是西方的,是哥特式的還是巴羅克式的。比較一下閃電在一隻麻雀身上跟在一個機敏的物理研究者身上產生的效果之間的差異,想一想那個觀察者看到的“事實”比那隻麻雀看到的“事實”所包含的東西要多多少。近代物理學家動不動就忘記了:甚至像量、位置、過程、狀態和物體的變化這些詞都特別地代表著西方的意象。這些詞總能激發一種有意義的感受,這些意象則是一種有意義的感受的反映,它們對於語言描述來說太微妙了,難以跟古典的、或麻葛的、或其他文化的人類進行溝通,就像這些人類的微妙的思想和感受難以跟我們溝通一樣。科學事實的此種特徵——亦即它們成為認識物件的方式——完全受這一感受的支配;並且,果真這樣的話,那麼,諸如作用、張力、能量、熱量、或然性這類複雜的理智概念就更有理由如此了,它們中每一個都包含一個有關其自身的純科學的神話。我們認為這些理論意象是出自毫無偏見的研究,且從屬於某些確然有效的條件。但是,阿基米德時代第一流的科學家在對我們近代的理論物理學做一番徹底研究以後,必定會說自己根本無法理解人們怎麼能斷言如此武斷花哨、糾纏不清的概念是科學,尤其是怎麼能說它們是來自實際事實的必然結果。他必定會說:“所謂科學地證明的結論,其實應當是如此這般”;隨即他還會在他的肉眼和他的心智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