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
某些修士,就是用這種自導自演的方式,獲得名、利等等想得到的一切。
只是用這種偏門方式來求名利的修士,一般都沒什麼高深的術法:
有真本事的也不用自己製造怨魂來驅逐這麼費勁,人家直接收伏真正的怨魂去了。
對那些他們自己親手培植出來的“人造怨魂”,這幫人往往只會驅逐,沒能力收服更沒能力超度,所以這些被驅至別處的怨魂往往為禍他處,遺患無窮,造孽無數。
而始作俑者的那些半吊子修士,才不會管這些。
這些被放出來的怨魂愛哪哪去,他們大不了再收一個新遊魂,繼續坑蒙拐騙。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不把那個怨魂收回來繼續用呢,多省事啊?
各位有所不知,這個盒子本身,也不是什麼高階的東西:
雖然它操作起來那樣簡單,卻只能透過收納寄魂之物困住那些脆弱的、無怨氣的魂。
那些遊離無形體可寄之魂、年頭已久成氣候之魂、早有怨氣之魂,此盒統統都是困不住的。
退一萬步說,就算趁著魂魄怨氣尚弱,用盒子將它們暫時束縛住了,也得在遊魂的怨氣沒有變得過於強烈之前把它們放出去。
不然,連盒子本身都會損壞。
何況那些勉強困住的魂魄極難駕馭,一不小心就會反噬。
簡言之,這盒子裡出去的魂魄,都屬於“一次性消耗品”,是無法回收再利用的。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五章
這樣的盒子,悠悠過去兩年見過不止一次,而且據玉雲良師父說,她在行遊四方的時候也見過不少。
據此推測,這還是個量產的玩意。
只是到現在悠悠和師父都還沒搞清楚,這些人手頭的盒子都是從哪裡搞來的。
悠悠一看到他們拿出那個盒子的時候,她就已經知道這兩個下三濫為什麼非要那麼鍥而不捨的跟著憔悴大叔了。
他們是想得到那個寄魂狐狸,然後用那個盒子把狐狸裡的魂魄收為己用。
知道兩個人的動機,一切就好辦多了:
“遇到這樣的下三濫呢,先抓起來審一審,審的出來盒子的線索最好,審不出來直接弄死也就完了。”
“不用聽他們這個苦衷那個理由的廢話,更不用怕誤殺好人增了殺孽,因為幹這事的人絕對不是什麼好玩意,就算不審直接殺,也不會有冤假錯案的。”
“用這個玩意的人,肯定都是懂點法術的。”
“他們明知道他們這麼做會造成什麼後果還執意這麼幹,弄死他們也是他們活該,料理這種人,就當積德行善了。”
這是玉雲良師父跟悠悠說的原話。
悠悠記得自己當時還傻乎乎的問過師父:
“要是那些用盒子的人,真的是無辜的怎麼辦?他們也許真的不知道呢?”
玉雲良師父對這個問題,回答的也很乾脆:
“無論什麼理由,用了這個東西都會對別人造成巨大的傷害,也會傷害那些本來可以順利往生、卻因此不得不困在人世間的靈魂。”
“他說他無辜,那些因為他收到傷害的人和靈魂,找誰說理去?”
“難道‘我是無意的’、‘我沒想到’、‘我不知道’這樣的話,就可以作為傷害他人後逃避懲罰的理由嗎?”
“這樣的理由根本說不過去,也站不住腳。”
“世間有能力救人、卻見死不救者,會被人譴責,可見有的時候,當知而不知未嘗不是錯,要不然國家律法裡,也不會有‘過失殺人’這一條了。”
“無論是誰、無論有什麼這樣那樣的理由,人類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對師父的看法,悠悠深以為然。
眼鏡男和年輕人把怨魂放出後,就遠遠的跑了。
悠悠猜測,他們恐怕是沒什麼本事指揮這個怨魂、留在這裡怕魂魄反噬傷到自己,所以先躲了。
這兩個人想等到怨魂把大叔害死了再回來驅趕走它,最後拿著寄魂狐狸遠走高飛,坐享其成。
也是這兩個下三濫倒黴,流年不利,遇到悠悠這個鬼靈精。
這邊他們剛一跑遠,怨魂才把大叔“迷”住,還沒來得及害人呢,憔悴大叔就被悠悠救下了。
樓頂上,高處特有的涼風吹拂人面,為炎熱的夏送來幾分清爽。
宋義迷迷糊糊的醒了過來。
他睜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