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狸不放啊?

南都有的是墳地陵園,他們大可以在那裡更方便的找點事幹。

悠悠真不是不想把這倆人往好了想,奈何就他們乾的這事,往好了推測實在是有點不合情理。

當然,悠悠也沒很武斷的就把這兩個人歸到壞人堆裡去,她只是觀望著,同時對這倆人開始有了戒心。

終於,當眼鏡男從一個繪著精巧花紋的盒子裡,放出那縷幽魂的時候,悠悠肯定,這的確是兩個下三濫。

那個盒子上的花紋,悠悠認識。

那是一種,有“封”和“令”作用的咒,具體的功效,是把沒有殺傷力的遊魂束縛起來,讓他們既沒法前往該去的地方,也沒法違抗持有人的命令。

除了“往生之魂”和“含怨之魂”以外,天地之間,其實有還有很多別的魂魄在遊蕩。

這些遊魂的形成方式,多種多樣:

有的是一些生而未能育的夭折嬰兒,他們尚未記事,靈識矇昧,死後不知當往何處去,只能到處遊離;

有的是些新死之人,軀體雖亡,卻還不知自己已然死去,盲目的在世間遊蕩;

有的是些有執念的亡者,它們或是想見某個人而未能見,或是想做某件事而未做成,念念不忘,難以釋懷,所以執著的流連人世,不肯往生…

等等等等。

這些遊魂,一般是不傷人的。

只要不出意外,到了一定的時候,它們自己就會逸散消失,變成天地之間本源力量的一部分。

眾生誕於本源之中,最後亦將歸於本源。

修道之人有那慈悲為懷些的,就多辛苦些、多管些閒事,點撥指引它們從矇昧中醒悟此生之事已休,不讓它們再受那徜徉徘徊、不知身在何處更不知去往何方的苦。

有那心冷無情些的,懶得理那些管不完的閒事,就隨其自生自滅也就罷了。

只是上兩種修行人還沒什麼,單有一種缺德的修士,最是可恨。

宅二在《除魔軼事》和《孤燕軼事》中也都曾經提過,修行人並不是無慾無求。

須知只要修行差一步不能圓滿、差一日不得飛昇,修行人就得留在凡間、過凡人的日子,絕大多數修行人還得吃喝拉撒睡。

過凡人的日子,免不了就會有凡人的慾望。

衣綾羅,食珍饈,住廣廈,駕香車……孰人不樂?

尤其是當人有了非凡的力量、也自知能力非凡的時候,就更加捨不得自己受苦。

修行難,飛昇難,超脫難,看破難,不問可知。

身在修行人之列、得窺天道是莫大的福緣。

但凡有追求一點的修士,都會愛惜羽毛,不願多造罪業;就算明知此生無望飛昇,一般也都不會自暴自棄,用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一身道法為非作歹,墮入魔道行徑。

修道、修法、其實更是修心。

修士求的是超脫物類、得窺天機——想成仙的人要是轉而去做那些不是人的事,那不是修回去了麼?

行正道,順天道,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這是連懂點人事的人都會盡力做的事,修士自然更會如此做。

畢竟就算有一身法術能躲開睽睽眾目,也躲不開天道迴圈的報應、與修行關卡中的心魔之擾。

至少理論上,應該是這樣的。

可惜啊,萬事萬物都逃不開那句老話:

“凡事總有例外。”

理論始終只是理論,不是現實。

世上永遠有那麼一撮缺德的修行人,千辛萬苦學了一身本事,不幹人事。

修行人也有貪念,也有七情六慾。

他們中的某些人,也想享受人間諸般繁華,過上聲色犬馬的生活。

但是並不是每個修行人都腰纏萬貫,更不是每個修行人都能抗拒力量的誘惑、放棄一身術法不用、不投機取巧、老老實實的用凡人的身份去打拼。

於是,他們中有的一些,就會挖空了心思鑽因果報應的空子:妄想既不違反天道、又能滿足自己那些見不得人的慾望。

眼鏡男和年輕人手上的這個盒子,就是這類修士“鑽空子”想法的產物之一。

這盒子操作起來很是容易:

尋找寄居著無害遊魂的物件,納入盒中;

待遊魂因被困不得脫身而出現怨氣的時候,把附魂的寄魂之物,放到事先選好的地方;

等到那地方鬼怪做祟,操縱盒子的人再去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