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的陌生人 自序
是書籍引發書籍。我記得第一次閱讀《騎著鐵公雞——坐火車穿越中國》時的快樂,保羅·克魯在中國的火車上度過了一年之久,從廣州到哈爾濱,從上海到新疆……他觀察、呼吸、品嚐、發呆、焦躁,偶爾嘗試交談。
他寫作的那個中國,我是如此熟悉,以至於閉上眼睛,就能聞到夜晚馬路旁排檔上烤肉的香氣,看到那些無所適從、有時又安然自得的眼神,那些既不傳統又不現代的愚蠢的建築和那特別的人際關係——一旦提到了共同的朋友,陌生人之間的冰冷突然轉向極度的熱忱。但我從未嘗試過去寫這活生生的現實。
收錄在這本書裡的篇章,大多完成於過去的三年中。它們是雄心和能力之間失衡的產物。每一章,我原本都想作為一本書來完成。2007年夏天從愛輝到騰衝的旅行,原本期望寫成一本保羅·克魯式的遊記,卻在途中失去耐心,40天之後就草草收場,甚至結尾都沒有稍微仔細地描述騰衝著名的溫泉大滾鍋,它也是徐霞客驚人的旅行的最後一站。我更曾想完成一次對臺灣歷史的壓縮式的詮釋,所以在9天的旅行札記中,卻想塞下一個世紀的中國悲喜劇,它顯得煩冗。
耐心與觀察能力的雙重不足,讓我經常選擇用歷史背景來填充現實描述的不足。其中一些旅行,像是一次次長途閱讀體驗,我頭靠在長途大巴的玻璃窗上,翻閱一個世紀前的人們對此地的描述與想象。很多時刻,我也忍不住再度評論起來,丟掉了記錄時該恪守的耐心。
這本書在形態上或許雜糅,遊記、人物、評論,都混合其中,但是其主題卻仍舊算得上清晰。它試圖展現的是當代中國社會的深刻的斷裂感。
人們習慣性地誇耀中國歷史的漫長和延續性,卻經常發現她的四周都是“嶄新”的。人們很難看到一幢超過100年的建築,而對20年前的事都記憶不清。生活其中的人們,像是無根之萍,他們困惑、焦灼、滑稽、痛苦,卻也蘊涵著無盡的能量——他們無法從傳統中獲取價值和意義,卻也享有了沒有歷史束縛所帶來的無邊界的自由。
感謝我的朋友吳曉波和於威,是他們最初催促我把這些篇章串聯在一起。也感謝編輯陸斌和王留全,他們容忍我的拖沓。
許知遠
2009年10月15日
向南方 一次穿越中國的旅行(1)
一 一次不斷推遲的旅行
臨行前,我意外地翻到一本《紅星照耀中國》。“那是6月初,北京披上了春天的綠裝,無數的楊柳和巍峨的松柏把紫禁城變成了一個迷人的奇境。”埃德加·斯諾開篇寫道,“在許多清幽的花園裡,人們很難相信在金碧輝煌的宮殿的大屋頂外邊,還有一個辛勞的、飢餓的、革命的和受到外國侵略的中國……”
對我這一代人來說,埃德加·斯諾雖然聲名顯赫,卻不一定閱讀他的作品,他和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聯絡太密切了,以至於我們習慣性地對他持有偏見,將他的著作視做宣傳的一部分。但這個下午,我坐在紫竹院的湖水旁,卻感受到了那種久違的閱讀所帶來的怦然心動。
那是1936年,他已在中國生活了8年,厭倦了西方人在中國擁有特權而封閉式的生活:“……飽食終日……在自己的小小的世外桃源裡過著喝威士忌酒攙蘇打水、打馬球、閒聊天的生活,無憂無慮地完全不覺得這個偉大城市無聲的絕緣的城牆外面的人間脈搏……”
他的語言比我想象中富有美感得多,在形容陝西無窮無盡的斷山孤丘時,他寫道:“連綿不斷,好像詹姆斯·喬伊斯的長句,甚至更加乏味。然而其後果卻常常像畢加索一樣觸目,隨著時光的轉移,這些山丘的角度陡峭的陰影和顏色起著奇異的變化……”他那奇異的觀察力也讓人過目難忘,“周恩來面目英俊、身材苗條,像個姑娘”,毛澤東是“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他對於中國社會的那種敏銳的洞察力,他發現“1932年的中日淞滬戰爭中,中國農民就在炮火交加之中也毫不在乎地繼續種他們的田”,他說毛澤東“身上有一種天命的力量,這並不是什麼曇花一現的東西,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覺得這個人不論有什麼異乎尋常的地方,都是產生於他對中國人民大眾、特別是農民—這些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貧窮飢餓、受剝削、不識字,但又寬厚大度、勇敢無畏,如今還敢於造反的人們—的迫切要求做了綜合表達,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
這本出版於70年前的著作,對我來說不再是一本記錄了史料、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