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十分嚴格,既要品行端方,又須學問優長,二者兼備,缺一不可。當時,皇子之師被稱為「教書」或「課讀」,雍正朝開始,才稱為「師傅」。
皇子長大受封,分府居住後,玄燁指派老師與之同住府中,侍從左右,以輔導學業。如康熙三十七年(公元一六九八年),玄燁命編修陳夢雷侍皇三子胤祉讀書;康熙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三年),江南學者何焯被任為皇八子胤祀的侍讀;康熙朝晚年,來華的葡萄牙傳教士,為玄燁擔任過翻譯的穆敬遠,「在[皇九子]允祀處行走」。據穆敬遠講,胤祀懂得俄羅斯文字。雍正帝繼位後,胤祀曾以羅馬注音拼寫字樣(即雍正帝所指斥的「西洋字」),和家人之間秘密通訊往來。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玄燁之子學習的情況。
皇子讀書要持續到成人、成家之後三四十歲的皇子有了爵位,有了子嗣,依然還是要上課的所以皇子師傅十分重要,乾隆朝皇子讀書的情況,皇子無論年紀多大,是否有爵位,只要公事辦完,也要回宮中讀書,而且乾隆常常在一些娛樂活動的時候,考察皇子功課,去另外的屋子裡完成了作文以後,乾隆審查覺得滿意,才讓他們參與。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賞雨賞出個謎題來
第二百一十二章 賞雨賞出個謎題來
那個雅軒,從外觀看起來確實是很象一個庭院,其所處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