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4 / 4)

點搞活的市場。增加人們對二手房的需求才是對中國城市景象和長久生態環境更有益的事情。否則,像這些年

“蓋了又翻、翻了又蓋”的做法不僅使城市無法安寧,而且使每個城市缺乏歷史感。有意思的是,如果要啟用二手房市場,那麼政府要做

的不是去阻礙房產交易,反而是要簡化房產交易手續、降低交易費用,以此來提高二手房市場的流動性。

如果房產調控的初衷是降低銀行房貸的風險,那麼那是銀行自身風險管理的問題,銀行應該想法規避這些風險,但不能透過犧牲

老百姓的產權與經濟權來由老百姓埋單。

制約課稅權力

不管是“炒房團”還是個人買房者,只要他們沒有違背現有法律,房產自由買賣是他們應有的交易權利,他們買房賺錢之後,增

值部分也是他們的合法財產,受到《憲法》的保護。當一些同仁呼籲要對房產徵收90%或更高的增值稅,我們應該意識到這是在要求把

屬於私人的財產變為政府的,這在本質上有悖於《憲法》第十三條的精神。我們不能為了宏觀調控的方便,特別是不能為了糾正過去行政

措施帶來的市場扭曲,而不顧公民的財產權,由他們來埋單。在我們討論宏觀調控措施的時候,應該以尊重個人財產權和公民的交易權為

前提,這些權利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政府政策應側重“開源”而不是“限源”。

開放與財富

回顧500年的全球化程序

有關全球化的問題現在越炒越熱,或許還存在不少誤解。要想更好地理解全球化的意義,我們必須清楚它發展的歷史程序。

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以前,歐洲和東南亞基本上沒有來往,陸地來往是有,但其規模無足輕重,而美洲還沒被人們所知曉。也

就是說,1492年以前的世界與今天的世界是很不一樣的。雖然那時候還沒人有“全球化”的眼光、也不知道“全球化”這個詞彙,中

國是600年以前最有可能、也最有能力推動全球化的國家。鄭和下西洋已經為世人熟知,他們曾經遠到西非,這樣的成就在當時的世界

無人能及,但是由於明朝政府遷都至北京以及宮廷的內部鬥爭,使得當時的海軍遠洋船隊失去了經費與政策支援,進而扼殺了中國推動全

球化的可能性。當時的政府不僅不再允許大規模出海,而且限制造船的噸位,並且將已有的大型帆船與鄭和出洋的資料銷燬,這使後人無

法考察當年的歷史。由於這樣的變故,中國失去了成為當時全球貿易大國的可能。

那麼,歐洲當時的狀態呢?由於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