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而去和
一個縱橫無敵的大英雄對抗,居然把努爾哈赤打死了,打三
場大戰,勝了三場,袁崇煥的英雄氣概,在整個人類歷史中
都是十分罕有的。
①努爾哈赤有十六個兒子,個個是有名的勇將。兩個
侄兒阿敏與濟爾哈朗也十分厲害。
②康有為《袁督師遺集序》盛稱其文字雄奇:“夫袁督
師之雄才大略,忠烈武稜,古今寡比。其遺文雖寥
落,而奮揚蹈厲,鶴立虹布,猶想見魯陽揮戈、崆
峒倚劍之神采焉。”
③《明史》說熊廷弼左右手都會射箭,但沒有提到袁崇
煥會武。
四
袁崇煥,廣東東莞人,祖上原籍廣西梧州藤縣。生於哪
一年無法查考。
他為人慷慨,富於膽略,喜歡和人談論軍事,遇到年老
退伍的軍官士卒,總是向他們請問邊疆上的軍事情況,在年
①
輕時候就有志於去辦理邊疆事務。
②
他少年時便以“豪士”自許,喜歡旅行。他中了舉人後
再考進士,多次落第,每次上北京應試,總是乘機遊歷,幾
③
乎踏遍了半個中國。最喜歡和好朋友通宵不睡的談天說地,
④
談話的內容往往涉及兵戈戰陣之事。
明朝制度,每三年考一次進士,會試在二月初九開始,十
五結束。三月初一廷試。袁崇煥於萬曆四十七年在北京參加
廷試而中進士。楊鎬於該年二月誓師遼陽,三月間四路喪師。
新中進士和大戰潰敗這兩件事在同一個時候發生,袁崇煥這
個向來關心邊防的新進士一喜一憂,心情一定很複雜。他那
時在京城,當然聽到不少遼東戰事的訊息。
他中進士後,被分派到福建邵武去做知縣。
天啟二年,他到北京來報告職務。他平日是很喜歡高談
闊論的,大概在北京和友人談話時,發表了一些對遼東軍事
的見解,很是中肯,引起了御史侯恂(才子侯方域的父親)的
注意,便向朝廷保薦他有軍事才能,於是獲升為兵部職方司
主事(自正七品的知縣升為正六品的主事)。不做地方官了,
被派到中央政府的國防部去辦事。
明朝官制,兵部(國防部)尚書(部長)一人,左右侍
郎(副部長)各一人,下面分設四個司:武選(武官人事)、
職方(軍政、軍令)、車駕(警備、通訊、馬匹)、武庫(後
勤、訓練)。職方司等於現代的總參謀部,職方司有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主事二人。主事大概相當於總參謀部中的文職
中校副處長。
袁崇煥任兵部主事不久,王化貞大軍在廣寧覆沒,滿朝
驚惶失措。
清兵勢如破竹,銳不可當,自萬曆四十六年到那時,四
年多的時間內,覆沒了明軍數十萬,攻佔撫順、開原、鐵嶺、
瀋陽、遼陽,直逼山海關。明軍打一仗,敗一仗,山海關是
不是守得住,誰都不敢說。山海關一失,清兵就長驅而到北
京了。
於是北京宣佈戒嚴,進入緊急狀態。
可是關外的局勢到底怎樣,傳到北京的說法多得很,局
勢越是利,謠言越多,這是人類社會的通例。謠言滿天飛,誰
也無法辨別真假。就在這京師中人心惶惶的時候,袁崇煥騎
了一匹馬,孤身一人出關去考察。兵部中忽然不見了袁主事,
大家十分驚訝,家人也不知他到了哪裡。不久他回到北京,向
上司詳細報告關上形勢,宣稱:“只要給我兵馬糧餉,我一人
足可守得住山海關。”
這件事充分表現了他行事任性,很有膽識,敢作敢為而
腳踏實地,但狂氣也是十足。若在平時,他上司多半要斥責
他擅離職守,罷他的官,但這時朝廷正在憂急彷徨之際,聽
他說得頭頭是道,便升他為兵備僉事,那是都察院的官,大
概相當於現代文職的上校政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