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四書五經,書法漂亮,會做起承轉合的八股文。明朝讀書
人如何廢寢忘食的學八股文、考進士,讀一下《儒林外史》就
很清楚了。明朝派去帶兵、指揮大軍,和清軍猛將銳卒對抗
的,卻都是這批熟讀詩云子曰、八股文做得很好的進士。
明末抗清有三個名將,功勳卓著:熊廷弼是萬曆二十五
年的解元(唐伯虎一類身分),萬曆二十六年的進士。孫承宗
是萬曆三十二年的進士第二名(榜眼)。袁崇煥是萬曆四十七
年進士。他們三個是文官,幸虧碰巧有用兵的才能。本來明
末皇帝的運氣不壞,做八股文考中進士的文人之中居然出現
了三個軍事專家。然而文官會帶兵,那就是危險人物。明朝
皇帝罷斥了其中一個,殺死了另外兩個。
別的奉命統兵抗清的八股文專家們可就沒有軍事才能
了。楊鎬,萬曆八年進士,指揮大軍,全軍覆沒。袁應泰,萬
歷二十三年進士,指揮大軍,全軍覆沒。王化貞,萬曆四十
一年進士,指揮大軍,全軍覆沒。
袁崇煥是在這樣的政治、經濟、軍事背景之下,去應付
遼東艱鉅的局面。當然,更艱鉅的,是應付北京朝廷中的局
面。
背後是昏憒胡塗的皇帝、屈殺忠良的權奸、嫉功妒能的
言官;手下是一批飢餓羸弱的兵卒和馬匹,將官不全,兵器
殘缺,領不到糧,領不到餉,所面對的敵人,卻是自成吉思
汗以來,四百多年中全世界從未出現過的軍事天才努爾哈赤。
這個用兵如神的統帥,傳下了嚴密的軍事制度和紀律,使得
他手下那批戰士,此後兩百年間在全世界所向無敵。鐵騎奔
馳於北埵大漠、南疆高原、擴土萬里,的的確確是威行絕域,
震懾四鄰。
努爾哈赤以祖宗遺下的十三副甲冑起家,帶領了數百名
族人東征西討,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大帝國(元朝
的蒙古帝國橫跨歐亞,不能說中華帝國的領土竟有這麼大。蒙
古大帝國的中國部分,遠比清朝的疆域為小)。清朝的疆域比
漢朝、唐朝全盛時代都大得多,宋明兩朝更不能與之相比。當
時外蒙古、朝鮮、越南、琉球、今日蘇聯東部的大片土地都
是中國的領土或屬地。清朝全盛時期的領土,比現在的中國
大得多了。
滿洲戰士後來打敗了俄羅斯帝國的騎兵,打敗了尼泊爾
的埵喀兵,打敗了蒙古兵,打敗了朝鮮兵,打敗了越南兵,間
接打敗荷蘭兵(鄭成功先打敗荷蘭兵,攻佔臺灣,滿洲兵再
打敗鄭成功的孫子),在十七世紀、十八世紀的兩百年中,無
敵於天下。
至於當時和明帝國交戰,已接連三次殺得明軍全軍覆沒,
每一個戰役都是以少勝多。努爾哈赤興兵以來,迄此時為止,
百戰百勝,從未吃過一個敗仗。
努爾哈赤幼時在明朝大將李成梁家中為奴,識得漢語漢
文,喜讀《三國演義》與《水滸傳》。他的智略一部分是天生,
一部分當是從這兩部小說中得來的。
努爾哈赤自己固然智勇雙全,他還有一大批精明驍勇的
①
子侄,剽悍兇猛的將領,部勒嚴整的戰士。
當時有一句諺語說:“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因為
女真人熟習弓馬,強悍善戰,漢人向來不是他們的敵手。這
時女真精兵八旗,每旗七千五百人,已有六萬之眾了。
袁崇煥所面對的是這樣了不起的大敵,而他卻是個書生。
②
他會做詩,字寫得很好,文章有氣勢,既然中了進士,八股
文當然也做得不錯,詩云子曰背得很熟。相信他不會射箭,寧
③
遠第二次大戰時,他自稱只是在城頭大聲吶喊。
努爾哈赤與袁崇煥正面交鋒之時,滿清的兵勢正處於巔
峰狀態,而明朝的政治與軍事也正處於腐敗絕頂的狀態。
以這樣一個文弱書生,在這樣不利的局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