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和平試探而已,並非
“擅締和約”。袁崇煥提出締和建議而給朝廷否決,崇禎如果
認為他“擅主和議”是過失,當時就應加以懲處,但反而加
他太子太保的官銜,自二品官升為從一品,又賜給他蟒袍、玉
帶和銀幣。又升又賞,“擅主和議”這件事當然就不算罪行了。
這時關外的將吏士民不斷到總督孫承宗的衙門去號哭,
為袁崇煥呼冤,願以身代。孫承宗深信袁崇煥是無罪的,極
力安撫祖大壽,勸他立功,同時上書崇禎,盼望以祖大壽之
功來贖袁崇煥之“過”。崇禎不予理睬。
有一個沒有任何功名職位的布衣程本直,在這時候顯示
了罕有的俠義精神。這樣的事,縱然在輕生重義的戰國時代,
也足以轟傳天下。
程本直與袁崇煥素無淵源,曾三次求見都見不著,到後
來終於見到了,他對袁欽佩已極,便投在袁部下辦事,拜袁
為老師。袁被捕後,程本直上書皇帝,列舉種種事實,為袁
崇煥辯白,請求釋放,讓他帶兵衛國。這道白冤疏寫得怨氣
③
沖天,最後申請為袁崇煥而死。崇禎大怒,將他下獄,後來
終於將他殺了,完成他的志願。
大學士韓爌是袁崇煥考中進士的主考官,是袁名義上的
老師,因此而被迫辭職。御史羅萬爵申辯袁崇煥並非叛逆,因
而削職下獄。御史毛羽健曾和袁崇煥詳細討論過五年平遼的
可能性,因此而罷官充軍。
當時朝臣之中,大約七成同情袁崇煥,其餘三成則附和
皇帝的意思,其中主張殺袁崇煥最力的是首輔溫體仁和兵部
尚書梁廷棟。
溫體仁是浙江烏程(吳興)人,在《明史》中列於《奸
臣傳》。他和毛文龍是大同鄉,一心要為毛報仇。梁廷棟和袁
崇煥是同年,同是萬曆四十七年的進士,又曾在遼東共事。當
時袁崇煥是他上司,得罪過他。他心中記恨,既想報仇,又
要討好皇帝。
崇禎身邊掌權的太監,大都在北京城郊有莊園店鋪私產,
清兵攻到,焚燒劫掠,眾太監損失很大,大家都說袁崇煥引
敵兵進來。毛文龍在皮島當東江鎮總兵之時,每年餉金數十
萬,其中一大部分根本不運出北京,便在京城中分給了皇帝
身邊的用事太監。毛文龍一死,眾太監這些大收入都斷絕了。
範
此外還有幾名御史高捷、袁弘勳、史等人,也主張殺袁
土
崇煥,他們卻另有私心。當袁崇煥下獄之時,首輔是錢龍錫,
他雖曾批評袁崇煥相貌不佳,但一向對袁很支援。高捷等人
在天啟朝附和魏忠賢。懲辦魏忠賢一夥奸黨的案子叫做“逆
案”,高捷、史�等案中有名,只不過罪名不重,還是有官做。
錢龍錫是辦理“逆案”的主要人物之一。高捷一夥想把袁崇
煥這案子搞成一個“新逆案”,把錢龍錫攀進在內。因為袁崇
煥曾與錢龍錫商量過殺毛文龍的事,錢並不反對,只勸他慎
重處理。“新逆案”一成,把許多大官誣攀在內,老逆案的臭
氣就可沖淡了。結果新逆案沒有搞成,但錢龍錫也丟官下獄,
定了死罪,後來減為充軍。
滿桂部隊最初敗退到北京時,軍紀不佳,在城外擾民,北
京百姓不分青紅皂白,把罪名都加在袁崇煥頭上。
個人的私怨、妒忌、黨派衝突、謠言,交織成了一張誣
陷的羅網,而最令人感到痛心的,是袁崇煥親信謝尚政的叛
賣。謝尚政是東莞人,武舉,袁崇煥第一次到山海關、第一
次上奏章就保薦他,說是自己平生所結的“死士”,可見是袁
崇煥年輕時就結交的好朋友。他在袁的提拔下升到參將。袁
殺毛文龍,就是這個謝參將帶兵把毛部士卒隔在圍外。兵部
尚書梁廷棟總覺得要殺袁沒有甚麼充分理由,便授意謝尚政
誣告,答允他構成袁的罪名之後可以升他為福建總兵。謝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