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另一個世界的存在。
如果真有另一個世界,聖祖是不是已經見到了那個真正的太子?他如果知道了自己並不是他真正的兒子,而是不知從哪裡來的一隻孤魂野鬼,附在了他兒子身上,欺騙了他這麼多年,讓他白白付出了那麼多疼愛與心力,還佔了他兒子的江山,他會怎麼想?他會憎恨嗎?會厭惡嗎?……
無法想象。
剛剛到來到這個時代的時候,他覺得康熙的愛是桎梏是危險也是保護,他防備又依賴,不堪重負,渴望掙脫。然而這麼這麼多年過去,前生的一切都久遠到恍惚似一場不甚清晰的夢境,被他所愛竟已成了一種習慣,依賴他都也變成了一種習慣。
無法想象被他厭惡的感覺。
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在頭七夜到來之前他離開了皇宮,並做了到這裡之後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剪去了腦後那礙事又難看的髮辮。他將髮辮留在棺中殉葬,同時也隱隱有表示不會再回來的意思,就像對沈廷文所說的,康熙去世,宮中已經沒有什麼讓他留戀的。
不論是不是真有魂魄在此夜還魂,他不想遇見。不是害怕,只是,現在還不想見到他。如果真有另一個世界,真有靈魂的存在,死後他願意面對愛護了他幾十年的那個人的無論是憎恨還是別的什麼情緒,但此刻還不想。
昌平十年之後,因為一直沒有子嗣,他將兄長弟弟們的孩子都接進了宮裡親自教養,理所當然地,朝野內外開始傳言,說他要從這些孩子們中間挑選嗣子。那時他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這個意思,只是為著這個原因,他有些弟弟的表現,實在讓他失望心寒……明明小時候是那麼可愛的孩子。
他不是不知道人大之後,心也會跟著變大,慾望是沒有止境的,他身下那一張龍椅的誘惑力無與倫比,但真看到這一天,還是不能不傷心。
他不想再看下去,況且也自覺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在那個位置上再待下去也不會有作為,只能慢慢迷失在至高的王權裡。他□新覺羅·胤礽太久太久,已經不是路瑤了,不想再過些年,連愛新覺羅·胤礽都不是,只是一個皇帝。皇侄們都還小,沒有擔得起大梁的,四弟胤禛,“歷史”上的雍正帝是接替他的極佳人選。這些年來他改革,胤禛不計譭譽地幫助他推行,是他得力地左膀右臂,實幹精明,不怕得罪人,最重要的是,他竟然同情愛護社會最底層的百姓!——在這群生來便高高在上、生殺予奪的天家人中,竟然有一個人從心底同情愛護那些處於社會最底層的“蟻民”,這簡直是個奇蹟!而且胤禛贊同支援他的那些政策,將皇位交到他手上他必會不遺餘力地繼續推行下去,不必擔心自己人退政息,因為這些政策,也是他的心血。所以雖然像是“歷史”在小小的轉折後又回到了“正軌”;在昌平十五年之後,胤禛因為知道了沈廷文的事、知道了他竟然與男子有染,十分不能諒解,同他鬧的極僵,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將皇位傳給了他。
其實說起來五弟胤祺也很好,可惜胤祺的性格溫厚了些,要將這些政策繼續下去,必須有強硬的手腕與鋼鐵般的意志力。離開京城,他唯一遺憾的就是以後可能再也見不到這位澹泊溫柔的五弟了。只是五弟子女離離夫妻融洽,有一個美好的家庭,一個哥哥不能再見,想來也算不得什麼缺憾。
沈廷文不解頭髮與藩籬有什麼關係,他卻不解釋,只催促道:“快收拾東西。”康熙巨大華貴的棺槨好像沉沉壓在他心上,他一刻也不想再在此停留。
沈廷文奇怪,卻沒有再問下去,聽他的話命人去收拾行裝,心中狂喜。他半點也不喜歡這裡,在這裡即便身在一處,也總覺得和兩人隔著千山萬水的距離。
行裝其實沒有什麼好收拾的,這些年二人天南海北地走,很少在哪裡長久停留,行禮永遠是打好的,到了京城後,沈廷文根本沒有拆封,只需稍微收拾就好。第二天兩人便在碼頭乘上一隻輕捷舒適的羽船,離開了京城。
穿插過眾多繁忙的舟船,碼頭漸漸遠去,巍峨的北京城如同一隻蹲踞的怪獸,也漸漸遠去。沈廷文心情極好地問胤礽:“我們去哪裡?”
胤礽微笑道:“出海吧,我一直想出海看看,你不是也對海外很好奇?以前聖祖在,我不能遠遊,這回我們也去看一看,小六同那個英國人生活的地方究竟是怎樣的。也好好看看,讓菱菱這麼迷戀的大海,到底有什麼魅力。”
沈廷文也微笑道:“寧安公主真是位奇女子。我原以為你或者捨不得她,為她在京城挑一位夫婿,就讓她留在身邊承歡膝下;或者會讓她去喀爾喀接替固倫恪靖公主做一位‘海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