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這一刻完全沉靜了下來。
“身”與“心”是一對yīn陽。
“心”完全沉靜了,“身”又會怎樣呢?
方天是不知道自身此時狀態的,在不知多久之後,他才慢慢地恢復了心神的微弱感應,而在恢復感應的那個時候,方天惟一的感覺,就是自己真的變成了一棵樹。
以前的修煉中,他最多隻是感覺自己“像”一棵樹,但是此時,他真真切切地覺得,他“就是”一棵樹。
這個時候,方天清晰地感應到了身體之中,那萬千的根系,那萬千的枝葉,以及貫穿著整個根系、枝葉以及樹身的那種流動。
隨著時間的推移,方天的心神感應漸漸增強,意識活動漸漸泛起。
某個時間後,方天的意識之中才“哦”地一下,“原來,我不是一棵樹!”
然後,所有身為人的感覺悉數歸來。
再然後,無數氣息縈繞鼻端。
方天不自覺地深深吸了一下,隨之,便是各種濃香淡香冷香暖香以及清香和清新一起進入身中,然後真正地,沁入心脾。
這一瞬間,方天感到整個五臟六腑都被這些氣息滲透著,熏熏yù醉。
再再然後,方天緩緩睜開眼來。
水的清,草的綠,花的紫藍紅黃,一起映入眼中。僅僅只是綠,便從淺到深,層次分明地,在方天眼中,恍若呈現著一個數十種又或者數百種計的顏sè。
世界,從沒有這一刻般地,如此動人。(未完待續……)
第二卷 安居樂業 第五百七十九章 “心”之新紀元
() 此時,此刻,安迪埃裡克等在凝神以注,加洛多斯在凝神以注。
方天卻住口了,過了好久之後,也再無述說。
換言之,這一次的講述,就到這裡了。
道心是什麼?
對於方天來說,或者說在現在的方天理解中,道心,即是行道之心。
不是前世某些小說中的那種道心,而只是普普通通的,任何一個人,甚至是任何一個生命,都會有也都該有的,把持自己生命航向的發展之心。
道心的品質,取決於三個因素:
一、對本心的瞭解有多少?
二、對塵心的瞭解有多少?
三、行道的選擇是什麼?是本心徹明,本心島嶼如同燈塔,照亮與指引著前路,還是本心島嶼若隱若現又或一片黯淡,塵心迷霧始終環繞左右,然後在迷霧侵蝕下不時產生種種負面情緒? ;。 ;。
若進一步,來定義道心,則大抵是:
最好的選擇,最好的人生或者說生命發展道路。然後,我適合,我願意,我無悔。
照見本心,是通覽全域性。瞭解自我,瞭解自我的內部與外部各種優勢劣勢,然後擬定一個最合理的前進路線,這便是“我適合”。
在“適合”的基礎上,把身內身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勢”都利用起來,並將之凝聚擴充套件到最大,秉勢而行,不顧風吹與浪打,不顧譭譽與榮辱,只一心一意,向著鎖定的本心島嶼前進。
這就是道心。
不過這方面方天卻沒有繼續講出來,是不方便講,也是不必再講。
“本心”和“塵心”。是對生命的瞭解。秉著炎黃之道,方天可以毫無珍惜地將之述予眾人。
“道心”,卻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在這一點上,方天決不會將己意加於他人,哪怕只是言語上的。別說對加洛多斯以及安迪埃裡克等人了,就是對兩個弟子,帕特及莫里希,方天也不會這樣做。
生命,是每一個人自己的事情,他人不須負責。也負不了責。再者,生命的榮枯,享受與遭受著的,也始終是生命的主人自己。
說得現實且極端一點,幹他人何事?
陶淵明的“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雖然說的是另外的一件事情,但是用在此處。卻也勉強對得上。
這個世界上。不論是此世還是前世,生命一直都是形形sèsè、層次不等的。
不同的生命型態之間且不說,單說人,有人衣食富足,有人安閒舒適,有人zì ;yóu自在。有人嘯傲風雲,有人縱橫唯我,有人長生久視,也有人永生永在。
前三者。衣食富足、安閒舒適、zì ;yóu自在,是方天前世就親見了的,不知凡幾。
第四者,嘯傲風雲,前生與今生,方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