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鏈複合甲——然而最終卻只能對著賬單唉聲嘆氣。
然而,這個壯舉,卻讓教皇國,這個位居中義大利的。不足諾曼帝國領土十分之一的“小國”給完成了。
總共五萬精銳教皇國軍隊——除了少量裝備複合弓的弓箭手穿著鍊甲之外,其餘重灌步兵,重灌騎兵清一色的板鏈複合甲,再套上天國之鑰罩衣,看起來端的威風凜凜,卻是不知道埃吉爾看了之後會不會吐血……
第三十二章 來自教皇國的律令
“有此等強兵,何愁異端不滅,天主不興?”
教皇頷首稱是。膽子大了不少,便下令道:“派出使團,出使基輔羅斯。一則為恭賀埃吉爾皇帝開疆拓土,豐功偉績,二則要求他們好生教化當地百姓。要其信仰,皈依天主教正道。摒棄東正教異端。若是諾曼國家教士人手不足,教皇國願意派出教士幫助諾曼帝國傳教。”
當教皇英諾森三世將命令釋出之後,一眾主教都不由得讚歎:聖座高明啊。這一則通告聽上去挺不錯,又是祝賀又是要提供幫助。實際上卻是包藏禍心,想要藉助天主教傳播來擴散教皇國對於東歐的影響。甚至直接派出教士建立修道院領地,瓜分埃吉爾的勝利果實。偏偏打出來的旗號還相當的動聽。
若是埃吉爾答應了英諾森三世的要求的話,那麼一切都好說,雙方公平競爭,教士們藉助傳教的機會到東歐來圈地,發展信徒,發展直接聽命於教皇國的實力,甚至將東歐土地發展成好像神聖羅馬帝國那樣分裂嚴重,皇權不振的國家。
若是埃吉爾不答應呢……我勒個擦。你還是不是天主教徒?想要被破門革籍嗎?
就是這樣。無論埃吉爾選擇哪個選項,結果都非常不好。英諾森三世聽到兩側一眾主教一片馬屁聲,不由得也有些飄飄然,心裡面想著:教皇的確還是有好處的。這種不勞而獲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就這樣,教皇國在聽到了埃吉爾宣佈登基成為沙皇的時候,便派出了使團去幹涉。經由樞機教團的潤色,教皇的這一份諭令顯得更加委婉動聽。然而其要求卻十分的令人髮指:首先。埃吉爾加冕為沙皇,就應該像是諾曼皇帝,斯卡德拉格里姆松尊號一樣,代代都需要教皇加冕才行;其次,開放埃吉爾全新徵服的東歐領地,讓教皇國教士自由傳教。並且允許教師們自由建立修道院。第三,要求埃吉爾壓迫前來加冕的羅斯貴族們,要他們轉宗天主教。
就這樣。除了出使基輔的使臣之外,所有的教士都對這份諭令表示滿意。認為教皇聖座不愧是天主選定的歐洲之主,竟然能想出如此強悍的空手套白狼的主意來。簡直是太無恥——我是說太聰明瞭。
當然了,出使基輔的使臣想的卻是另外一種情況。傳說中性格暴躁,殘忍至極的諾曼皇帝聽說了之後直接一斧頭剁翻了自己。緊接著十萬諾曼大軍南下亞平寧半島,血洗羅馬城……當然了,攤上這等倒黴差事的傢伙一般都是不受待見的。有意見也只當他是放屁罷了。因此這位使臣的意見被教皇國上層集體無視。至少在表面上,集體無視掉了。
教皇國上下都不是白痴。自然也知道,第二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也有。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想一想。發生了第二種可能性,或許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這樣可以提前激起雙方的矛盾,諾曼皇帝拒絕教皇國諭令,斬殺教皇國使臣,那麼教皇國自然有理由將之革除教籍。發動整個歐洲的十字軍攻打諾曼。
其他的國家也有這種感覺吧,感覺得到諾曼人這種咄咄逼人的態度。積極進取的野心,還有埃吉爾那種老子天下第一的目空一切的傲慢。
組建聯軍好了。一支十字軍聯軍。討伐諾曼人的十字軍聯軍。法蘭西能夠收復諾曼底和布列塔尼,神聖羅馬帝國能夠收復北薩克森和波美拉尼亞。波蘭—立陶宛,瑞典,丹麥,英格蘭,蘇格蘭全部復國。最多給埃吉爾留下一個挪威養老就是了。
嗯嗯嗯,這樣想起來的確不錯呢。教皇英諾森三世想到這裡忍不住有種想笑的感覺——但是事情真的會如此的順利嗎?埃吉爾可是天下第一強將,出道以來除了一次失敗在阿爾託利亞手裡之外,其餘的戰役好歹也是平手(對貞德那一戰實際上是勝了,失敗是對外宣傳的說法)。與這樣的人作對是否真的明智?
這樣一想,英諾森三世又開始有些患得患失起來。
“不用怕,好歹羅馬教廷有著五萬精銳大軍。若是打出了十字軍旗號來,歐陸各地勤王大軍趕到。也不用害怕什麼諾曼人了。”
於是,英諾森三世又開始這樣自己給自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