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對身邊的親兵吼道:“還愣著幹什麼,還不快點去給蔣義渠傳令,讓他集結騎兵,帶兵追過去!務必要斬下臧霸的人頭!”
親兵“喏”了一聲,轉身便走,袁譚則開始集結大軍,準備追上去。臧霸在歷城阻擋了他十一天的時間,讓他損失了兩萬軍隊,這筆血債,他一定要討要回來。
“全軍出擊,絕對不能放走臧霸!”袁譚跨上戰馬,立刻下令道。(未完待續。。)
294橫掃冀州
臧霸突出重圍之後,留下五百敢死之士,向北邊而去,而他則讓士兵丟下頭盔,卸下戰甲,沿途灑滿了一路,然後大搖大擺的帶著軍隊一路向西而去。
袁譚率領追兵追了過來,發現了這個岔路口,見向西的路上丟盔棄甲,綿延出好遠,而向北的路上卻只有腳印,他正要率軍向西追去,卻聽郭圖叫道:“且慢。”
“軍師有何指教?”袁譚急忙問道。
郭圖道:“臧霸一向用兵謹慎,向西的道路上都是士兵的丟棄的盔甲,這明顯是在引我們朝西走。大公子千萬不要上當,我斷定臧霸率領大軍朝北去了,北邊是高唐,說不定臧霸想去和趙雲的大軍會合呢。”
袁譚當機立斷,立刻下令大軍前往北邊,一連追了一個多時辰,終於追上了那五百敢死之士,袁軍一擁而上,將那些敢死之士斬成肉醬,但唯獨留了一個活口。袁譚向其詢問臧霸大軍的下落,那敢死之士只是一陣譏笑,說臧霸此時早已經脫離了危險,再想找他就難了。
袁譚憤怒之下,將那士兵一刀斬殺,並且用憤恨的目光望著郭圖。
郭圖的臉上一陣火辣辣的,沒想到自己竟然失策了,中了臧霸的計策。事已至此,郭圖也無可厚非,立刻對袁譚道:“大公子,臧霸只有數千殘兵敗將,根本掀不起什麼風浪,不如留下一些軍兵駐守歷城,大公子則率領大軍進入冀州,去攻擊趙雲。要是大公子能把趙雲擒殺。將首級獻給主公。那比擊敗臧霸要強許多倍!”
袁譚重重的點了點頭,立刻傳令撤軍。此時,袁軍將士已經佔據了歷城,袁譚惱怒城中百姓幫助臧霸一起守城,害的自己折損了許多兵力,一怒之下,竟然下令屠城,男女老少。一個不留。除此之外,更放縱士兵開搶一日,所搶到的東西,都歸自己所有。
可憐城中倖存的三萬百姓,竟然慘死在袁譚的屠刀之下。當初臧霸就是擔心這些百姓跟著自己會受罪,怕被袁軍害死,所以留下他們不帶走,沒想到卻被袁譚屠戮,如果臧霸早知道是這樣的一個結果,臧霸肯定會將全城百姓帶走的。
袁譚屠城之後。派遣淳于瓊、蔣奇、朱靈各率領五千將士,去攻打北海、齊郡、東萊三地。自己則率領大軍前往冀州,迎戰趙雲,至於歷城這個鬼地方,袁譚根本不留下一兵一卒,帶著搶來的東西,浩浩蕩蕩的殺奔冀州去了。
臧霸退到了泰山一帶,在泰山太守諸葛瑾的協助下,得到了安置,等他得知袁譚屠城之後,頓時懊惱不已,對袁譚更是恨得牙根癢癢。
於是,臧霸便讓虞翻起草了一道檄文,傳到青州各郡,將袁譚屠城的惡行公佈天下,並號召全青州的百姓同仇敵愾,一起抗爭袁軍。
這之後的數個月內,青州百姓紛紛自發組織起來,不斷的攻擊和騷擾袁軍,讓袁軍在青州成為了眾矢之的,最後在臧霸的配合下,反將袁軍徹底趕出了青州。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現如今,臧霸抵達泰山得到安置後,便在這裡安心休養,並且時刻關注袁軍動向,力求反戈一擊。
……
趙雲率領一萬侍衛親軍,又有陳珪做為謀士,一行人在冀州境內橫行無忌,所到之處,盡皆望風而降。
趙雲在甘陵城小住兩日,隨即率軍北上,兵臨渤海郡郡城南皮城下,渤海太守、南皮縣令畏懼趙雲的強大兵力,開城投降。趙雲率軍進入南皮城後,誅殺惡霸,開放官倉救濟當地貧苦百姓,深得當地百姓的擁護。
隨後,袁紹弒君的檄文傳來,趙雲便大肆為之宣傳,並聲稱自己是奉攝政王之命,前來解救冀州百姓的。一時間,冀州的青壯年紛紛要求入伍,跟著趙雲走,但都被趙雲拒絕,不願意讓冀州百姓以身犯險。
一日後,趙雲率軍離開了南皮,臨行前,殺了渤海太守、南皮縣令,並告知百姓,他的離開只是暫時的,以後攝政王會派遣大軍佔領冀州,到時候,還希望百姓們踴躍參加軍隊。
趙雲離開南皮之後,率軍繼續北上,接連攻佔河間國、中山國、常山國,最後在常山國的真定縣駐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