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城四周遊蕩,這些都是鮮卑人留下來保護敦煌城的軍事力量,好不容易佔據了此地,絕對不會輕易放棄敦煌的。
不過,鮮卑人倒是很明智,他們從當地人中選出來了一個人擔任敦煌的太守,讓當地人治理當地人,也不襲擊過往的商客,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過往的商客凡是經過敦煌的,都必須交稅。
稅收也成為了鮮卑人的一個重要的經濟來源,他們發現,這樣做,遠比他們搶掠來錢快,而且還能心甘情願的從別人的手裡把錢收過來。
馬超等人此番卸去了所有的武裝,只保留幾個人的裝備,其餘全部化裝成商客,準備靠近敦煌城。
鮮卑人控制下的敦煌城,守衛的十分森嚴,二十里外,就佈滿了鮮卑人的斥候,十里之內百人建制的騎兵隊伍更是隨處可見,往來縱橫,給過往的商客以威懾作用。
據悉,光留在敦煌城附近的鮮卑騎兵,就大約有三千人。這個數字,對於任何一個商隊來說,都是極為可怕的。因為這些人可以在一瞬間將一個商隊瓦解。
馬超的人數不多,只有二十多人,而且偽裝的也十分到位,所以即便是在鮮卑人的眼皮子底下過去,也沒有引起任何懷疑。
來到敦煌城下,敦煌城的城門洞然開啟,即便是外面有成百上千的鮮卑騎兵,可敦煌城裡的氣氛卻異常活躍,商客雲集,店鋪林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各種各樣的人都在這裡聚集,彷彿這裡就是人間的天堂。(未完待續。。)
443西風烈(10)
馬超對於眼前的這一切都傻眼了,萬萬沒有想到,在鮮卑人的奴役之下,敦煌居然還能保持著獨有的繁華景象。
就連楊阜、王雙等人也都驚訝不已,絕對想不到在其餘各地都一片荒蕪的程度之下,敦煌竟然還能如此繁華鼎盛,而且城中更是看不到一個鮮卑人的影子。
眾人都疑惑不解,但卻又沒有在城門口逗留,而是隨波逐流,緩緩的進入到了敦煌城裡。
城中店鋪林立,客商雲集,穿著各種各樣服飾的人很平常的走在街道上,看到喜歡的東西,便跟商人砍價還價,絲毫沒有一點異樣。
進入城中之後,馬超便讓楊阜去打探訊息,問個究竟,他和王雙等人則停靠在路邊的一個小巷子裡等著。
過了好大一會兒,楊阜才來見馬超,並且將敦煌城裡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告訴給了馬超。
原來,去年鮮卑人用大軍包圍敦煌時,索廣獨自一人去見鮮卑人,憑藉著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鮮卑人不要進攻敦煌城,不傷害敦煌城內的百姓,並且讓百姓來去自如,他願意為鮮卑人效力,好好的治理敦煌,並且每年獻上一定的錢財。
鮮卑人當時剛在廣至縣吃了敗仗,也許是不願意再有損失了,便答應了索廣,留下部分軍隊在敦煌城外,並且對外宣佈已經佔領敦煌城。而實際上,敦煌城裡的一切,鮮卑人從不過問,一切都由索廣做主。
索廣便自任敦煌太守一職。頒佈了一系列的法令。暫時將城中的百姓給安定住了。此後。索廣便利用敦煌的獨特優勢,將其打造成為東西方交通要道上的一個重要的商業城市,雖然收稅,但稅收卻很合理,而且允許任何人都來敦煌,也准許任何人都落戶到敦煌。
除此之外,索廣更是主動和鮮卑人留下來的軍隊進行溝通,讓他們不要攻擊過往的商客。他每個月會準時奉上一些錢財,只是讓鮮卑人的騎兵起到守護作用。
鮮卑人同意了索廣的請求,之後的一年多以來,索廣將敦煌治理的日益鼎盛,也越加繁榮,逐漸成為了絲綢之路上的一塊瑰寶,而且鮮卑人又能從索廣這裡得到比劫掠還要多的錢財,他們自然而然的對索廣放鬆了警惕,不再管,也不再問。把敦煌當成了一個自動的金庫,而且從這座金庫裡還能提取出來自西方的一些珍惜的物品。
所以。鮮卑人對敦煌也就漸漸變得不管不問了。
馬超聽完楊阜的彙報之後,對索廣這個人,多少有了一些瞭解,但是他對主動向異族人投降的索廣有所排斥,便詢問楊阜:“這件事你怎麼看?”
“索廣這麼做,無非是為了保護整個敦煌城的百姓,他甘願落下罵名,在我看來,是大仁大義之士。而且,我也不認為索廣是真心為鮮卑人做事,他這樣做,肯定有他的目的。反正我們都已經來到了這裡,主公不妨就直接去和索廣見一見吧,當面詢問索廣的話,豈不是知道的更加清楚嗎?”楊阜道。
馬超點了點頭,說道:“事已至此,也唯有此法了。可是,我們又怎麼知道索廣住在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