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和兩萬精兵駐守遼東,出了襄平城後,張彥再次和賈詡分道揚鑣,他騎著白龍馬,要自己乘船渡海返回彭城,遠比走陸路要近的多。
於是,賈詡帶著大軍,返回薊城,並且帶著張彥交給他的重任,與張彥分別。
張彥將整個北方全部委任給賈詡,讓賈詡著重發展北方的農業和經濟。如今北方各個不太平的地方悉數被平定了,烏桓被內遷,鮮卑被迫西遷,北方的大草原也成為了漢軍用來放牧養馬的地方,並且在不久以後,能夠為大漢提供源源不斷的戰馬。
張彥來到遼東的渡口,一身勁裝,牽著白龍馬,乘上了前往徐州的船隻,正式踏上了回京的歸途。
遼東被平定了,那麼下一步,則是改革了……(未完待續。。)
480最熟悉的陌生人
張彥離開彭城的時候還是盛夏,從遼東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初秋了,身上的衣服略微顯得有些單薄,行走在官道上,道路兩旁的農田到處都遺留著秋收後的光景,一片荒蕪,光禿禿的。
回到彭城後,張彥沒有多做歇息,而是迅速投入到了改革的事情當中,再次將他的心腹們聚集在一起。
只不過,這次的聚會,與上次略有不同,上次只有張昭、陳群、顧雍、董昭、王朗等人,這一次,張彥召集了很多的人,除了他的一些心腹幕僚外,其中還包括河南尹張紘,幽州牧賈詡,雍州刺史鍾繇,冀州牧臧霸,潁川太守楊修,東海太守糜竺,虎威大將軍趙雲,揚州刺史魯肅,虎牙大將軍張遼,甚至連同一直在野的田豐、沮授、水鏡先生司馬徽、龐德公都叫了過來。
短短的幾天時間內,受到徵召的各個大臣,紛紛馬不停蹄的趕到彭城,在規定的時間內來到燕王府中參加這次重要的會議。
九月的天氣,秋高氣爽,初九這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張彥所召集的眾人都一應到齊,燕王府外車馬齊備,眾人與張彥一道享用完畢早飯之後,張彥便對眾人說道:“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諸位每年為了國事操勞,都很辛苦,所以,本王今天特意要帶著諸位一起外出遊玩。”
眾人聽後,都有些驚詫不已,燕王大老遠的把人召集起來,竟然只是為了過重陽節?
不過。大家既然都來了。就只能聽從燕王的安排。接下來跟著燕王都出了燕王府,依次登上了排列在燕王府外的一輛輛馬車,當所有人都乘坐上馬車之後,徐盛便向張彥做了一下彙報,張彥一聲令下,車隊便緩緩開動,出了彭城。
車隊一路向南,直接前往下邳。目的地是下邳城南的浮屠寺。
浮屠寺是笮融所建,最初是笮融豢養死士的地方,如今的城門校尉、錦衣衛指揮使徐盛,就是從浮屠寺裡走出來的,而且被徐盛解救出來的那些死士,也成為了錦衣衛最初的力量,如今都已經是錦衣衛這個體系當中身居要職的重要人物,他們也是張彥最忠實的部下。
一輛輛載著朝中文武大臣的組成的車隊,出了彭城,沿著泗水一路向南。中午的時候,車隊並未停止前進。而是讓車中的文武大臣都吃乾糧,喝涼水充飢。緊趕慢趕,終於在傍晚時分抵達了下邳城南的浮屠寺腳下。
當一輛輛馬車紛紛駐足在浮屠寺所在的山腳下時,諸位大臣便紛紛從車裡走了下來,活動活動筋骨,看了看四周的一切,有明眼人的一眼就看出來了這裡是浮屠寺。
張彥騎著白龍馬,來到了眾位文武大臣的面前,指著山上的浮屠寺說道:“我們今晚住在這裡,一路上鞍馬勞頓,辛苦諸位大臣了。徐盛!”
“燕王殿下有何吩咐?”徐盛立刻從一旁走了過來,抱拳說道。
“給諸位大人準備軟轎。”
“喏!”
不多時,徐盛便將早已經安排好的軟轎全部停靠在了諸位大人的面前,兩個人抬著一個軟轎,供一個人乘坐,數十位文武大臣紛紛乘坐軟轎,被人抬著上了山。
張彥沒有乘坐軟轎,而是騎著他的白龍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山不算太高,山路也經過平整,寬闊而又平坦,坡度也不大,只用了一會兒的功夫,眾人便紛紛登上了山頂。
浮屠寺建造在山頂,當眾人登上山頂的時候,浮屠寺便展現在了眾人的眼前,此時此刻,夕陽西下,整個浮屠寺籠罩在一片暮色當中,泛著金色陽光的太陽,逐漸沉到了山的那一邊,山上景色伊人,而浮屠寺的建造規模,以及別具匠心的建造風格,也都給眾位大臣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這時,下邳太守陳矯率領二十多位屬官從浮屠寺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