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高歌料定鄭王會答應,故而周國若不答應,則成為眾人之敵。平白獲得陳國土地對誰都好,同時三國也不會眼看神魂軍獨吞陳國。
拜月對楚國恨之入骨,想不到楚國來這麼一招阻擾她滅陳。
於是不想答應,就以周天子名義派遣使者往鄭、楚、齊,要三國共同討伐無道陳王。
步驚仙收到拜月的緊急書信後,急忙趕往陳國神魂軍答應與拜月商量。
這時候大軍已經停了十日未動,鄭王方面也還沒有決意。
見到步驚仙回來,拜月忙說了措施狀況。
“我已經給鄭王送去書信,但鄭王至今還沒有決定。雖然用天子名義發了詔書,但齊與楚看來都不打算理會。夫君看眼前情形如何處置?”
“拖設法再拖十日,再有十日,就有把握讓楚國被迫奉詔。”步驚仙說罷又讓拿來筆墨。“我再給鄭王去一封書信,即使不能讓他下定決心戰下去,相信也能多拖鄭國方面幾日時間。”
末了,步驚仙又寫了封書信,交託給拜月道:“如果四日後鄭王還沒有決斷,就能把這封信在第五日送去楚國。”
拜月眨動著鳳目,疑惑不解,半響也猜測不到信中內容,忍不住追問說:“夫君到底有什麼辦法讓楚國改變態度?”
“夫人很快就會知道,倒非信不過夫人,只想讓夫人驚喜。”
“好吧。”
末了拜月又大概說了當下伐陳的狀況,步驚仙當夜不敢留宿就又匆匆忙離去。
拜月滿懷期待,又焦急的等待著。
到第八日,書信經快馬送到楚國都城。
楚王見到信後十分震怒,險些要當場斬了拜月派去的使者,卻被滿朝文武勸住。
第九日時,楚國新城與鄭國南關城之間的楚國北關城外的山林突然豎起連綿幾十裡的神魂軍旗幟。
得報的楚王驟然改態,對拜月派至的使者百般熱情,並且立即表態,楚國願意遵從周天子詔書,伐陳。
楚國改態,得知訊息的鄭王也就不再想讓陳國割地,立時要求大軍繼續前進。
拜月知道殉道軍突然出現在新城前的北關外,又驚又喜。這才知道步驚仙兵沒有帶著燕國的殉道軍往北,而是經燕、鄭交界的山地奔赴楚國,朝陳國來。楚國國內空虛,儘管新城有不落之稱,但此刻駐軍也只有十萬。
楚國又不知虛實,以為燕國的七十多萬殉道軍全到了新城外,自然害怕與陳國議和會導致殉道軍攻打新城。那時鄭國必然不會同意罷兵,楚軍為了自救伐陳的兵馬不得不撤回抵擋殉道軍,只能眼睜睜看著陳國被鄭、周、齊三國瓜分。
原本答應幫助陳國的齊國,見形勢急變,根本不敢同時開罪鄭、周、楚三國,立即撤走兵馬。陳王為求不亡國,不惜派遣使者往齊,承諾割城池兩千座,求齊國增兵抵擋聯軍。
齊王終於動心,答應增兵。
然而齊國要求先得城池,再增兵。
陳王知道這是齊國的詭計,得了城池後必然遲遲不發兵,坐看陳國滅亡而不費一兵一卒的白得陳國五分之一的土地。
齊王的要求被陳王拒絕後,號稱奉周天子旨意,突然翻臉,對陳用兵。尚未離開陳國的齊軍調轉槍頭,瘋狂攻佔陳國城池。
偌大的陳國,竟然在這番變故中最後變成一塊讓四國爭相搶食的肥肉。
齊國翻臉不久,陳王收到拜月的書信。
‘若見,勢必想起晚霞宗滅族慘禍;若不見,逝者已矣。’
拜月的書信只有這麼一句,陳王卻看懂了暗示。如果見到活著的他,陳都被破之日,拜月必然誅殺陳王室所有族眾;若看不到活著的陳王,過去的已經過去,她拜月不會追究往事,可以放過陳王室族眾。
二百五十五
陳王原本就覺得愧對陳國先王,形勢早已讓他絕望,他是個有志的君王,卻落得慘敗滅國的下場,本來就有求死之心。見到書信後,不加思索的慘然長笑一陣,猛然拔劍自刎。
陳王死後,陳國局勢更見混亂。
強武派推舉年幼的太子為新王,頑強抵抗。
其它幾派又分別推陳王的堂兄弟為新王,無不主張投降。
忠於陳王室的那些大小官員們每日聽說這裡或那裡又被攻陷,這裡或那裡又有誰不戰而降。悲憤激怒下或是破口大罵,或是不甘羞辱自殺示忠。
拜月統帥的神魂軍依舊延續過去的戰鬥方式,無論軍民,但有不降者統統殺死,其行讓陳國軍民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