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3 / 4)

小說:草莽龍蛇傳 作者:九十八度

道:“哦,你老是卓師叔祖?”那老者含笑點了點頭,說道:“我與你爺爺分手三十年了,那時你爸爸都還未娶親呢,難怪你不知道我了。”

這老者正是姜翼賢的師弟卓不凡。姜翼賢同門五人,現存的就只有他們哥兒倆了。卓不凡在師門排行第三,師兄弟五人中,以他天資最為聰穎,對梅花拳、劍兩樣師門絕技,造詣也最深。他少年時抱負不凡,自視甚高。四十年前初出師門時,正是太平軍衰亡之際,他正想往投太平軍,而天京(南京,太平天國的首都)已陷入清軍之手。他書空咄咄,雄心壯志,兀未少休。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太平軍殘兵散入“捻黨”(山東、河南、安徽等省農民一種秘密結社的名稱),在太平軍覆滅後,捻軍續興;成為一支強大的起義軍隊,捻軍的領袖如賴文光、陳得才等就是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的部將。當時滿清的主力湘軍,全力對付南方的太平軍,北方兵力空虛。賴文光、陳得才率領一支小軍隊,經安徽、河南、湖北、陝西四省,變成數十萬人的大軍。同治四年,並曾在山東大破清軍,以驍勇著名的滿清親王僧格林沁也被捻軍殺死,一時聲威大振。

卓不凡那時正在山東,立刻趕去投入捻軍。而姜翼賢則因已替師父接掌梅花拳,不能和他一道。卓不凡投入捻軍後,捻軍分為東西兩部,賴文光率東捻軍在山東,張宗禹率西捻軍由河南攻入陝西。這時滿清已調李鴻章的淮軍對付東捻,左宗棠的湘軍對付西捻,兩邊形勢都緊張。卓不凡隨西捻軍在同治五年入陝西。

卓不凡隨捻軍入陝後,姜翼賢三十多年都沒有得過他的訊息,起初以為他隨著西捻被左宗棠屠殺了。後來卻有傳聞,說他避居甘肅西部,只是得不到確信。所以姜翼賢在陝西無路投奔時,索性更西行而入甘肅,就是想探聽他的下落。

看官,你道這三十多年來,卓不同為何銷聲匿跡,連一個音訊也不捎給師兄?原來他隨西捻軍入陝西,經歷了滄桑浩劫,又遭遇情場慘變,以至倜儻少年,心如槁木。而他的情場淚史也與西捻入陝後局勢的演變有關,經過情形很為複雜,固不屬本書範圍,這裡只能簡單交代。

原來青海、甘肅、陝西、寧夏幾省,原是漢回雜處。捻軍未至西北前,滿清統治者故意製造民族糾紛,讓漢抑回。西北迴族對滿清統治固然不滿,而對漢人也有仇恨。回漢兩族,同受滿清挑撥,互相攻殺。西安、大荔一帶二三十縣,漢人死者不下數十萬。

西捻入陝後,積極聯絡被壓迫的回民,回民也風起雲湧,組成了一支有相當力量的起義軍。捻回力量一直擴充套件至陝北,甘肅回民也起兵接應。當時捻軍自南而北,回軍自西(甘肅)而東(陝西),縱橫各千餘里,陝北就是兩軍的交匯點。左宗棠老奸巨猾,一面駐重兵於陝西耀州,“奏疏”清廷說:“以地形論,中原為重,關隴為輕;以平賊論,剿捻宜急,剿回宜緩;宜駐重兵於耀州,以防捻回合勢。”在軍事上,已經是故意將捻、回分別對待,製造兩方面的猜疑。一方面更積極挑撥漢回兄弟民族間的惡感。例如“法律”規定:回人殺死漢人,一條命要賠十條命,漢人殺死回人,十條命才賠一條命。名義上是“讓漢抑回”,實際上是故意造成兩族間的不平等。因此就是在捻軍入陝後,回漢兩族的糾紛,仍是未能根本解決,潛伏著一股仇恨的逆流。

卓不凡在西捻軍中,負責聯絡甘肅的回軍,和回民中的一個女英雄馬鳳姑發生情愫。但以種族間的成見,馬鳳姑的家人戚友,多不同意,加以當時軍情正急,婚事遂遲遲未定。而在這期間,捻軍回軍也遭受了左宗棠分化的毒計而潰敗。

左宗棠擺出以主力對付捻軍,放鬆回軍的姿態,威脅利誘,誘降了當時回族白山教的教主馬化龍,叫馬化龍招各地回軍到陝北金積堡繳馬匹軍械就撫。回軍到齊繳械後,左宗棠突然縱兵大殺,不留一人。事後還得意洋洋寫信給朋友說,這是他生平殺人最快意的一次。

回軍被左宗棠毒計殺滅後,捻軍勢孤,也被擊潰,而左宗棠更利用西北一部分漢人仇回的心理,趁回軍潰敗之際,殘殺回民,更擴大製造兩族間的“血仇”。

捻軍潰敗之後,卓不凡流落甘肅。而回民也正處在大屠殺之後,各處結寨自保,對漢人非常仇恨。卓不凡幾次去找馬鳳姑,都給回民當作敵人一樣追逐出來。馬鳳姑雖然不是個尋常女性,可也無力跳出民族仇恨的圈子,她在本族教長們的壓力下,只有消極不嫁,以示反抗。

卓不凡眼看一場轟轟烈烈的事業,被敵人的詭計,被自己的錯誤弄至失敗;又眼看著回漢互殘,滿清獲利。他痛不欲生,凡欲自殺。但終於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