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小說:當下的力量 作者:風雅頌

標準可以用來度量你這個練習的成功與否,那就是:你感覺到內在和平的程度。

所以在你的開悟之旅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學習不認同你的頭腦。你每創造一個心智流間隙的時候,開悟之光就變得更強。

有朝一日,你會像看到一個耍寶的孩子一樣,對你頭腦裡的聲音莞爾一笑。這意謂著你不再把你心智的內容看得那麼認真了。因為你的自我感並不依附它而存在。

開悟:超越思想

難道思考不是在世界上求存的要件嗎?

心智頭腦是一個儀器,一個工具。它是為了一項特別的任務而用的,一旦任務完成,就要把它擱下。由此看來,我敢說大多數人的思考中,有百分之八十到九十,都是翻來覆去、一無是處的東西。而且更因為思考的失能和負面的性質,而使得大部份的思考都有百害而無一利。你只要觀測你的頭腦,就會發覺此一說法的真實性。它造成生命能量嚴重的耗損。

這種強迫性的思考,其實是一個癮頭。癮頭的特性是什麼?很簡單:你沒有停止它的選擇。它似乎比你還強。它還給你一個虛假的享樂感,那種以痛苦收場的享樂。

我們何以會上了思考的癮頭?

因為你跟思考認同。也就是說,你由頭腦的活動和內容中,汲取你的自我感。因為你相信只要一停止思考,你就馬上停止存在。你在成長的過程中,根據個人和文化的制約,逐步架構出你是誰的心像圖。我們不妨把這個虛幻的自我,稱為我執(ego)。我執由心智活動所組成,它只能透過不斷的思考而苟存。我執的意思因人而異,我在這裡的用意指的是一個虛假的自我。它是我們與心智無意識的認同而創造出來的。

對我執而言,當下這一刻幾乎不存在。只有過去和未來被認為是重要的。這整個真理的逆轉,說明了一個事實:心智在我執的模式裡運作不良。它自始至終只關切著如何讓過去起死回生。因為沒有了過去你又是誰呢?我執為了確保它的存續,為了從未來尋求紓解和實現,便不斷地把自己投射到未來。它說:“有朝一日,等這個、那個發生的時候,我就會快樂、和平、萬事如意了。”即使我執好像在關切當下的時候,那也不是它所看到的當下:由於它透過過去的眼睛在看當下,所以它把當下完全曲解了。再不然就是把當下貶至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而這個目的,始終都鋪呈在心智所投射出的未來。只要觀察你的心智就不難明白。這就是它一慣的伎倆。

當下這一刻掌握著通往解脫的鑰匙。可是隻要你仍然是你的心智頭腦,你就找不到當下這一刻。

我不想失去分析和察辦的能力。我寧可學著讓自己用更專注的方式思考得更清晰,也不要失去我的心智。思想是我們最珍貴的天賦。人沒有了思想,只是變成另一種動物罷了。

心智的優勢,只不過是意識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而已。我們的當務之急,是進入下一個階段,否則,被我們豢養成怪獸的心智,遲早會把我們給毀滅。這方面容我稍後再詳談。思考和意識不是同義詞。思考只是意識的微小部份而已。思想沒有意識無法存存,意識卻不需要思想。

開悟意謂著超越思想,而不是掉入思想之下的另一個屬於動物或植物的層面。在開悟的狀態裡,你仍然會在必要的時候,使用你的心智進行思考,可是卻以比以前更專注、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你多半隻為了實用性的目的而思考。你擺脫了不自主的內在對話,你多了一份內在的寧靜。一旦你需要用到心智的時候,特別是需要創造性的方案時,你會以幾分鐘的間隔,擺盪在思想和靜止、心智和無…心之間。無心就是沒有思想的意識。唯有以這樣的方式,創造性的思考才有可能。這是因為思想唯有在這種方式之下,才擁有真正的力量。當思想不再與更廣闊的意識領域接軌的時候,它便會快速地枯竭、瘋狂、而產生破壞力。

心智頭腦實際上是一部求生機器。它對別的心智發動攻擊、進行自我防衛、蒐集、儲存、並分析資訊——這是它的拿手絕活,不過這根本不是創造。所有真正的藝術家,無論他們知道與否,那個創造的靈感都來自一個無…心的地方,都來自內在的寧靜。然後再由心智,把創造的驅力和洞見形之於外。即使最偉大的科學家,也宣稱他們是在心理的寂靜中,產生了創造性的突破。對全美知名數學家,包括愛因斯坦在內,進行的一項研究方法問卷調查,結果令人驚訝。調查發現“在創造性行為短暫而具決定性的階段中,思考只扮演了次要的角色”。因此,我敢斷言,大多數科學家不具創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