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外貿易(1 / 2)

小說:改革大明之路 作者:悠悠一劍

,改革大明之路

吳永輝極其輔助團隊開始建立大明軍隊的諜報系統,直屬總參謀部,對外號稱“二部”,吳永輝任部長,“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是秦睿給吳永輝的建議,這一次韃靼潛伏的經歷給了吳永輝非常深刻的印象,對於長線佈局諜報人員的方法有了很多想法,加上軍事技能也是拔尖,作為新建諜報系統的領頭人比較合適。

秦睿帶著自己的護衛,深藏功與名,低調的回到了天津衛桃源居。

一封加封秦睿為天津侯的詔書也隨之送來,秦睿寫了一封謝表,說自己才疏德淺,不堪大用,請弘治皇帝收回成命,來回兩次,最後年僅兩歲的秦晧成為大明年紀最小的爵爺——天津侯,還是世襲的,可把範子佩給開心壞了。侯爵夫人沒當上,自己兒子被封爵了,這可比繼承家業強多了。

秦睿則開始準備啟動大明經濟建設的第二批馬車——海外貿易。

連續的基礎建設貸款,大明朝廷寅吃卯糧,被秦睿挖了大坑給埋了,秦睿必須想辦法給彌補回來。

秦睿從前年開始就利用大明水師走過幾次海外貿易,往周邊幾個國家賣成衣,量不是很大,囿於原材料不多,從大明國庫倒騰來的那點絲綿麻,都不夠海外市場塞牙縫的。

從去年開始,以晉商為代表的大地主開始大批次種植苧麻、黃麻、青麻、亞麻、棉花,養殖桑蠶。原材料市場供求大幅度增加,加上紡織機械的推廣,布匹、成衣的數量急劇增加,大明內需市場還不行,關鍵問題是百姓還很窮。

雖然秦睿引導朝廷投入巨資進行基礎建設,又是推廣紡織產業來增加就業,但依然是杯水車薪,大明有1億多人,現在有3、5百萬人有活幹,也僅僅佔總體的3而已,大部分還是買不起衣服啊。

海外貿易成了唯一的選項,要不然那麼多紡織產業鏈上的人,非得上吊自殺不可。

秦睿在弘治十二年開始造船,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了12艘大明寶船,載重5000料,這還多虧了兵部的支援,當年鄭和率領3萬多名士兵,40多艘大明寶船七下西洋,大明官方將這段經歷匯聚成冊,編輯了一部《鄭和出使水程》,書中記錄了鄭和下西洋的眾多原始記錄,比如皇帝敕書、船隊編制、人員名單、航線、水文、航海日誌、帳目等等。這部書成書之後就被封存在了兵部。《鄭和出使水程》書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特別是鄭和七次下西洋所繪製的海圖,是當下大明對世界諸國地理位置認識的雛形,乃無價之寶。

在後世,傳言這部書被兵部郎中劉大夏防火燒了,其實這是誤傳。劉大夏這個人非常耿直,在弘治年間有“弘治三君子”之稱,他重實務輕虛名,是個一心幹實事的人。

明憲宗朱見深受到身邊宦官的蠱惑,萌生效仿永樂舊事重下西洋,於是下令“詔索鄭和出使水程”。時任兵部尚書項忠便下令兵部相關人員,在歷年檔案中查詢《鄭和出使水程》。

當時明憲宗專寵萬貴妃,又任用宦官建立了西廠連興大獄,皇后的吳氏因得罪萬貴妃,被明憲宗給廢了,這在朝廷之中引起的很大爭議。所以當兵部尚書尋找書時,劉大夏怕皇帝受宦官蠱惑,浪費國帑,就說了一句氣話:“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諫也。舊案雖在,亦當煆之。”

就這句話被嘉靖年間的一位進士嚴從簡記錄在《殊域周咨錄》中,民國年間交通史專家向達根據這句話,在《小說月報》中,痛批劉大夏焚燒鄭和海圖的罪惡行為,拜這篇文章所賜,劉大夏就成了焚燬鄭和海圖的“千古罪人”,一直被後人詬病。

劉大夏說的是“舊案雖在,亦當煆之”,什麼意思?就是說《鄭和出使水程》即使檔案還在,也應當燒掉,這明顯是氣話。而且《大明律》中明文規定,官員若將“事關軍機錢糧”的檔案資料丟失,將受酷刑杖打,故意損毀就是抄家滅族了。所以劉大夏是不可能、也不敢燒燬《鄭和出使水程》的。

秦睿寫信給兵部尚書馬文升,請求兵部能將鄭和出使的資料,尤其是造船和航道資料,借給秦睿抄一本。秦睿再三宣告,自己絕對不會浪費國帑來造船,所有費用出行將由自己出資。

結果,馬文升賊精,收到信之後,眼珠一轉,心想,這大財神什麼時候幹過虧本的買賣?立即回信,大致就是《鄭和出使水程》肯定幫秦睿找到,但是兵部目前困難云云,話裡話外就是這事,必須給兵部一部分好處。

經過幾次你來我往,大明水師劃撥一部分水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