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明之路
於是一股購買大明商業銀行股份的風潮,在大明蔓延開來,最大三筆投資是蘇杭浙商、福建閩商和廣州的海商,三家共計出了8000萬兩銀子銀子,拿走了剩餘的5不可稀釋股權。
同時大明商業銀行宣佈,未來十年內每年股息不低於10,低於這個股息,大明銀行包賠。這個訊息一出來,家有餘財放在地窖裡發黴的土財主們看到了機會,自己家幾千兩銀子,放在地窖中不會自己生崽,要是買了大明商業銀行的股份,每年會給一成的利息,買了。
怕被騙?開玩笑,朝廷、宗室、晉商、淮商、浙商、閩商、海商都是傻子嗎?人家幾千萬幾千萬兩的往裡面投,自己這點小錢人家怎麼會看的上,社會上的小額資金也開始積聚了起來。
秦睿為什麼敢這麼幹,因為他已經說服弘治皇帝,可以從事海外貿易,欽命“走私”,秦睿私底下成立大明海商貿易集團,從銀行貸了500萬兩作為啟動資金。
第一批貨就是購買了朝廷抵押給大明商業銀行的絲綿、絹布。200萬石絲綿,20萬匹絹,100萬匹麻布,秦睿一把梭哈了。
大明的物價是真便宜,官方報價絹一匹給銀五錢,布一匹給銀一錢五分,絲綿就更便宜了,秦睿大筆一揮給了戶部80萬兩,把前來談判的戶部官員給開心的一直合不攏嘴。
剩餘的錢秦睿建造了一個海船製造工廠,先期還是製造大明寶船,同時讓科技學院動力系的師生們開展專項的海船蒸汽機研發工作。
將布料染色之後,在天津衛製造了一批成衣,冬衣發向朝鮮、倭國,麻布衣服發向安南、真臘、暹羅、呂宋等國家銷售,大明水師前期參與運輸和分成,後期大明海商貿易集團自行建造商船。
一個月之後,1000多紡織女工趕製出來的第一批成衣完成,多種不同款式,任君挑選。10萬套是絲綿和絹做得冬衣,20萬套麻布夏衣,加上一批玻璃、香水、鏡子和玻璃製品,從天津衛碼頭裝船,駛向了目的地。
秦睿之所以採用成衣模式,就是想讓海外這些國家的某些作坊倒閉,以此截斷這些國家的產業鏈環節,一旦形不成完整的產業鏈,再加上秦睿的傾銷,將會徹底擊垮這些國家的整個紡織業,這樣大明的紡織工業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訂單。
至於這些國家會發生什麼,這就不是秦睿能關心的問題了。
在年底結束之前,一共走了2批貨,總計收回了300餘萬兩銀子和五十萬石稻米,兩批成衣一共掙了60萬兩不到,才用了1/5的原材料,足夠了。
秦睿現在就是幫著大家探路而已,並不是要掙錢,而是讓人看到掙錢的方向。
秦睿拿著各個公司送來的年終報表,開始分析和規劃著來年的計劃。
銀行的報表上說,銀行網點建設超出預期,今年已經建了10個點,股份銷售將近2000萬股,也就是說大明80的存銀已經到了銀行手裡,銀行明年必須盈利3000萬以上才能滿足15的回報,除去幾個大戶貸款的利息,至少還要準備2200多萬,這個需要劃重點。
從資料來看,人民幣今年已經發行了將近1億了,大部分都是以貸款模式發出去的,這個是銀行硬性規定的,凡是股東貸款必須以人民幣方式結算。使用的地方也是有網點的幾個大城市,接受程度在慢慢提高,小商家在收到人民幣之後,通常會在第一時間換成實物銀子。要想辦法加快人民幣使用習慣的培養,當大家養成習慣的時候,再有朝廷接手,就好普及了。
範氏集團在全國投了50多箇中小型專案,還在孵化期沒有啥出色,總資金佔用量也不大。
顧氏集團旗下的實業專案開展的紅紅火火,尤其是鋼鐵廠高產量、高質量的蘇鋼,製作成科技學院研發的農業工具,在農業領域獲得了廣受歡迎,銷量大增;同時朝廷方面也開始從顧氏集團定製原材料鋼,作為朝廷軍械的儲備。秦睿尚未建立的兵工廠也開始批次囤積無縫鋼管。
天津衛地區因為秦睿僱傭的礦場勞力,從年初開始已經改為發薪水的方式,有了一定存款,許多人開始蓋起了房子,加上修路的流民們,在結束脩路之後開始在天津衛定居了,也刺激了水泥和磚的需求。
煤,尤其是焦炭的銷量也不錯,一部分供給鋼鐵廠,一部分在天津衛銷售。
鹽廠基本上沒有成本,秦睿將鹽價統一在10文一斤。秦睿算過,以大明1億人口計算,年需求量不會超過10萬噸,總輸入不會超過200萬兩,這些錢只能將將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