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睿坐在桌子旁,跟王守仁仔細的研究,如何將“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知行合一”。
十餘天前,王守仁來找秦睿,說經過幾天的深思熟慮和對秦睿教授吏員的各種農業知識、超出常規的實驗方法的研究,決定答應幫秦睿給儒學“摻沙子”,但是拒絕了當徒弟的要求。
秦睿才不會在乎王守仁會不會認自己當師傅呢?當時一句戲言只為了見一下自己崇拜的人而已,畢竟人家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物。
兩人就達成了全方位戰略合作伙伴的共識,秦睿利用一切資源幫助王守仁在官場上向上走,王守仁想盡一切辦法幫秦睿往儒學裡面摻沙子。
“王兄,一定要突出實事求是,是孔子儒學最根本觀點,是儒學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儒學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方法,堅持實事求是,就能上報君王,下育黎民。”秦睿的語氣不容置疑,“你看,《中庸》之中‘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不就是實事求是的思想嗎?一定要從經義中尋找支援,然後將理論完善。”
“我所求不過是萬民飢有食,寒有衣,居有屋,幼有育,學有教,老有養,病有醫,但這些必然被一大部分士大夫視為仇讎。”秦睿慢慢說道:“王兄可知為何?”
“秦兄所求與我等士人所求無異,為何秦兄這樣說?”王守仁感到奇怪。
“絕大多數士人的嘴上是這麼說的,”秦睿呵呵一笑,介紹道:“王兄可知,若我讓天下飢有食,有多少人會失去在災年兼併土地、哄抬糧價、囤積居奇的機會嗎?我若讓天下寒有衣,有多少人會失去放印子錢、高利貸的機會嗎?我若讓天下居有屋,有多少人就不會賣兒鬻女、賣身為奴……”
一條條一款款秦睿細細解說著,聽得王守仁心裡感到悲哀。秦睿說的是假話嗎?王守仁當然知道,這些他都看到過,都經歷過。士大夫集團掌握輿論,上位者只能聽到士大夫階層的聲音而聽不到真正底層的聲音。士大夫說天災是皇帝君德不修、政令有失,要下罪己詔,皇帝就要下罪己詔;士大夫說皇帝災年沒有免糧,那些飽受天災肆虐的農民就要賣地賣房來繳租。
“當然我相信,讀書人中絕大部分人是像王兄這樣的!胸懷萬民,期望救贖黎民於苦難,所以,我們必須爭取這一部分人的支援。”秦睿抬眼,略有沉思,沉默了片刻,組織了一下語言:“大家都是孔孟之徒,對經義理解各有宗派,這是可以調和的內部矛盾,不是你死我活的敵我矛盾。也便於在目前階段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來幫助完成我們目標。”
王守仁跟秦睿已經探討過幾次關於摻沙子的問題,在對於摻沙子的程度上,兩人的要求差距很大,都在試圖說服對方。這是一個平衡過程,只能慢慢碰撞,相互妥協。
王守仁點了點頭,說道:“行,秦兄,今天就到這裡吧,我回屋再想想。”
“那好,王兄,早點休息,這事不急,也急不來。咱們一步一步來,穩打穩紮。”秦睿也站起身來,送客。
坐在桌前,穿越大明已然一個多月了,秦睿細細回憶著來大明的一切。
又是一覺年華春夢促,往事悠悠,百種尋思足。
第二天一早,起床洗漱之後,照例,秦睿去了屯田清吏司的實驗場地,只見一群人已經圍在了水培臺前,一開始大家對水培方法種植表示不理解,因為常規概念中,莊家水多會被澇死。
秦睿來到水培臺之前,環顧了一下眾人,微微一笑,開口說道:“前幾天,我已經講了水培的一些知識,大家透過實驗也看到了,水是如何進入到植物體內,參與迴圈的。今天我們來看一下水培原理。”
“在土壤裡,有機物質經過微生物的分解轉化成植物生長所需的礦質營養物質,土壤中的水溶解了這些礦質養分,使之可以被植物的根所吸收,來維持植物成長所需的養分。”秦睿不無開玩笑的說道,“簡單的說,土壤環境提供了植物生長的水和養分。這就是傳統概念中的種地。”
“絕大多數植物成長需要四大因素:水、陽光、空氣、養分。陽光、空氣是天然的,到處都有,剩下的就是水和養分。”秦睿用手指指初升的太陽和虛空,眾人點點頭,繼續說道:“那麼,剩下的就是水和養分,也就是說,只要我能提供這兩種東西,植物就可以生長。”
“沿著這個思路,我們來想,是不是我只要提供有水和養分的環境,植物就可以生長。於是就有了水培法:我們只要將植物生長所需的礦質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