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換的?
最後的肯定
一九九九年,斯蒂芬·金慘遭車禍,幸得大難不死。二年出版《寫作》(OnWritting),頗有為自己一生蓋棺論定、薪傳後人的意味。二二年夏天,傳出他罹患老年黃斑病變,恐有失明之虞;到了冬天,他又說要急流勇退,即將封筆了。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顯示長日將盡,時不我予。大師一輩子念念不忘,希望能在美國文學史上立塊碑,好向老校長證明自己沒有糟蹋天分、沒有浪費時間、不是寫些垃圾的心願,眼看是無法完成了。誰知就在這個時候,“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竟然宣佈,他獲得二三年全國書獎的“終身成就獎”,理由是他的作品“繼承了美國文學注重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
斯蒂芬·金終於收到請帖了,而且是上臺領獎的請帖。訊息傳出,美國文學界仿如被捅穿了的馬蜂窩,群情沸騰:不屑者有之,陰謀論以對者有之,鼓掌叫好者有之。爭論持續一個月,從報章雜誌一直延續到頒獎會場。保守派大將、一輩子宣揚“西方正典”不遺餘力的耶魯大學教授哈羅德·布魯姆(HaroldBloom),開炮直斥這是“可怕的錯誤”,因為斯蒂芬·金“根本不是個好作家。”“他的作品,過去被稱為‘廉價驚險小說’。就是這玩意兒,他們竟還相信裡面有什麼文學價值、美學成就,以及啟迪心智的思想,這隻能證明這群評審都是白痴!”著名文學評論家列夫·格羅斯曼(LevGrossman)則在《時代週刊》寫了一篇《老金萬歲》,大力聲援斯蒂芬·金。他認為“斯蒂芬·金的努力不但是誠懇的,而且是勇敢的。”“下一個文學浪潮,不會來自高雅處,而是來自低俗處,來自藥房架板上那些用燙金外包、封面軋花印字的平裝本。該幹什麼就幹什麼,繼續讀你的吧。這場變革不會讓聖徒們為之歡呼的。”
聖徒不但沒有歡呼,還當面“吐嘈”斯蒂芬·金。二三年十一月十九日,頒獎典禮於紐約舉行,斯蒂芬·金不顧肺炎感染,抱病出席。還花了七萬多美元,大手筆包下六張桌子,邀請同為暢銷作家的好友譚恩美、約翰·格里遜參加,也給他們一張免費的請帖。他誠懇呼籲“在所謂‘通俗小說’與所謂‘嚴肅文學’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樑。”然而,以《大火》(GreatFire)一書贏得該年度小說獎的七十二歲老作家雪莉·赫札德(ShirleyHazzard),卻不買這位五十六歲小老弟的賬,不但告訴美聯社記者,自己從沒讀過斯蒂芬·金的小說,還當著九百位來賓的面,老實不客氣地說:“就算給我們一份當前最暢銷的書目,我也不認為我們會從中得到更多滿足。”“我們的這些愛好是嚴肅的,我們有自己的直覺、個性,我們知道自己該讀些什麼。”
結語
在可預見的將來,“通俗”與“嚴肅”之間的文學戰爭,只怕要再繼續相持下去。斯蒂芬·金還看得到,但未必還會去趟渾水,與人對罵。畢竟,他已掙得他最想要的那一塊功碑,對老校長有交代了。就一位終身致力寫作,花了三十年功夫,寫出四十本小說和兩百個短篇小說,作品被翻譯成三十三種語言,發行三億本,被譽為“每個美國家庭顯然都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八成是斯蒂芬·金作品”的作家,要說這不是“終身成就”也實在太牽強了。誠如“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主席鮑德溫(NeilBaldwin)在宣佈斯蒂芬·金得獎時所言:“我們要以更廣闊的視角來看什麼是文學。”假如我們放寬視野,不堅持“作者之死”,而將“寫作的態度”視為文學的最基本要素,那麼,文學的世界或將更為多元富饒、平易近人一些。而斯蒂芬·金在《午夜禁語》(FourPastMidnight,1990)序言裡的這段話,也顯得更有意義了:
我依然喜歡好故事,愛聽好故事,也愛講好故事。你也許知道(或在乎),也許不知道(或不在乎),我出版這本和下面兩本書,賺了大錢。如果你在乎,那你也應該知道,在“寫”(Writing)這件事上,我並沒有得到一文錢。正如其他自發性的事情一樣,寫作本身是超乎金錢之外的。錢當然是好的,不過在創作時,你最好不要太去想錢。這種想,只會讓創作過程便秘而已。
第一章
春天的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
獻給拉斯和弗洛倫斯·多爾
我猜美國每個州立監獄和聯邦監獄裡,都有像我這樣的一號人物,不論什麼東西,我都能為你弄到手。無論是高階香菸或大麻(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