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為的是更好的發展寶寶的聽覺。生活中,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方法來引導孩子進行聽力訓練,比如帶寶寶到戶外,讓寶寶聽聽小鳥的唧唧喳喳叫,風的呼呼聲或者蟋蟀的鳴叫聲等等。讓寶寶聽這些聲音,並引導他們模仿這些聲音,如果這樣不停地做,寶寶將會留意認識這些聲音,也許還會跟著模仿。
除此之外,還要引導寶寶繼續聽聽生活環境中的其他聲音,如汽車的聲音、收音機播音聲、摩托車的聲音、門鈴聲、電腦嗡嗡聲、洗碗機執行聲、冰箱執行聲、或是火車的聲音等,也要引導孩子模仿。
訓練目標:讓孩子充分接觸聽覺刺激,如今寶寶的感知能力更強了,更應該讓寶寶接觸各種感官刺激了,音樂、語言、大自然和機械聲音對於發展寶寶的聽覺有很好的作用,可以確保其長大成人後,有更靈活的大腦來學習。
?音樂智慧訓練
方法:音樂是聽覺藝術,無論是唱還是說,都會為你的寶寶提供開發大腦的機會。所以在此期,家長要儘量多地對寶寶進行音樂智慧訓練:
平常無論你在做什麼,你都可以有意識的想一些你最喜歡的歌唱給寶寶聽。注意說話聲調的上下起伏和抑揚頓挫。不管你唱什麼,寶寶都會對歌詞感興趣,不懂也沒關係。
在你唱歌時,如果你知道在歌裡有寶寶懂的詞,不妨把這個詞唱得比別處響一點。
除了唱歌以外,大人也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說一個詞,比如:悄聲地說、輕柔地說、大聲地說或尖聲地說。讓寶寶感受不同的聲音刺激,這對於培養他們的音樂智慧也有一定的作用。
也可以引導寶寶唱唱你們一天的生活,用什麼曲調都行,把一天所做的事唱出來。如唱早晨的活動,起床、穿衣服、吃早飯、開車上班等等。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18~24個月寶寶期的護養要點(13)
總之,家長可以儘可能多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讓寶寶接觸和了解更多的音樂,這可為寶寶的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訓練目標:給寶寶帶來樂趣,也有助於培養寶寶的聽力,激發他們的音樂智慧。
?大運動能力的培養
方法:此期的寶寶會走了,全家人的目光都在注視者這個會走的小人兒,那一份喜悅與驚奇,幾乎是這個時期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感受。這個時期,多訓練寶寶走,跑、跳等,可以幫助寶寶更好的走好“人生第一步”,也透過運動鍛鍊身體,透過運動發展智力。在此我們介紹幾種大運動能力的培養方法,供家長們參考:
走:在孩子會走時,大人為孩子示範各種不同的走路方式:橫行、倒退、像馬兒一樣高抬腿走路,還有齊步走、踮腳走和滑行等,也可常用比賽的辦法來激發他各種走路的興趣,比如事先約定個終點,兩人同時開始走,為了爭第一,孩子會使出全身力氣“走”。為了鼓勵孩子向前走,大人有時故意落在後面,讓孩子有成功感。
育兒金點子:在寶寶會走路時,有一段時期,寶寶會“懶得”走路,這時家長可以利用一些方法來促進寶寶走路,比如讓寶寶一路上數數路邊的樹,電線杆或別的東西,孩子會很有興致,且不會讓大人背或抱。也可以讓寶寶邊走邊撿落葉和石子,孩子會覺得很有趣,他不會讓大人背或抱,可以減輕大人的負擔,當然,在孩子太累時,還是要抱(背)他一程。
跑:在寶寶會跑的初期,帶孩子去戶外平坦的地方做遊戲,媽媽或爸爸小步跑在前,嘴裡說:“寶寶,能追上媽媽媽(爸爸)嗎?讓孩子在後邊追媽媽(爸爸),跑一段距離後,媽媽(爸爸)立刻轉身面向孩子,張開雙臂,讓孩子跑過來撲到媽媽懷裡,就算追到。也可用一些玩具來促進寶寶寶的能力,做法是找一個大皮球,大人將大皮球丟擲去,然後讓孩子跑著去把球撿回來交給大人,之後,大人再把球丟擲,孩子又去追撿回皮球。也可以有目的的引導寶寶朝一個方向跑,做法是把孩子帶到公園或是室外較寬敞的地方,讓孩子跑過去摸一樣指定的東西,再跑回來,為了增加趣味性,家長可以邊說兒歌邊讓孩子跑,比如:“寶寶,寶寶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摸摸大樹(牆壁、汽車、欄杆等等)跑回來。”
如果大人和孩子一起跑,則更能增強孩子跑的興趣。大人也可以準備兩根長約1米的木棍或竹竿,寶寶在前,成人在後,兩人像抬轎子般各抓棍子的一端,由寶寶領頭到處跑。可邊跑邊喊:“大馬大馬,快快跑!”這種方法可有效的促進寶寶跑的樂趣。同樣,除了這些訓練寶寶跑的方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