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3 / 4)

小說:戾太子重生 作者:江暖

?百姓們不至於餓死街頭呢?”

“你怎麼看?”劉據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問他。

劉洵想了想,又搖了搖頭:“病已說不好。但我有一種感覺,我在內閣看丞相他們排程得井井有條,好象我們大漢有吃不完的糧食,花不完的錢。”

“呵呵。”劉據笑了,“照你這麼說,我們大漢也不用種糧食了,反正吃也吃不完。”

“那……那就是我們大漢的底子厚,現在吃的糧食花的錢,都是以前一點一滴積攢下來的。”

劉據讚許地點了點頭:“對,我們大漢地廣人多,雖然有中原遭了災,可江南、巴蜀、交趾、南洋等地種出來的糧食就夠我們大漢吃一年的。最拿遭災最重的徐州來說,三個月之內已經從南洋運來了兩千船的糧食,所以百姓才不會被餓死。如果這是放在幾十年前,恐怕百姓都要造反了。不過,光有物資還不夠,還要有有會用這些物資的人!”

“人?”劉洵不明白。

“對,人!你看看,從內閣算起,再到各級官吏,直至黎民百姓,從決策到實施,哪一項離得開人?如果沒有會用、能用這些物資的人,那些就算你有再多的物資也沒有用。”

“噢,我明白了。”劉洵似乎明白了,可馬上又有了新的疑問,“那皇爺爺,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麼有人提出三十稅一你卻不同意?我們大漢還是十稅一?”

“如果是三十稅一,過日子夠了,可萬一要打仗,或是碰上災年就不好應付了。當年文景二帝就是採用三十稅一,也的確積攢了許多財富,可先帝對匈奴用兵之後,沒幾年,國庫就見了底。而且,十稅一和三十稅一,對百姓來說都是很低的,就算是租種別人的地,至少也能得到自己收成的一半,這些,足夠百姓過上好日子了。”

兩人正說著,外面有人來報,說張全和李仲元求見。劉據讓劉洵先退下,然後才把兩個人召上殿來。

“什麼事這麼急?”通常,張全和李仲元下午才會來找他,可今天一大早就跑來了。

張全先說道:“我是為對三韓和阿蘭同時用兵的事,昨天,內閣已經同意了,今天我要去議會演講,讓議員們出兵。現在想想也可笑,本來我們就能定的事,非要找內閣和議會來約束自己。”沒有議會的同意,劉據都沒有權力對外用兵。

其實,這個問題他們已經談了幾十年了,張全也只是說說而已,劉據隨口說道:“這也是為了以後著想,說說看,你這次是如何安排的?”

張全想都沒想,直接說道:“三韓發生叛亂,想獨立,正好藉此機會除掉他們。三韓叛亂已成事實,而且他們殺了不少漢人,我想議員們會同意出兵的,至於兵力上我想下手狠一點,兩個禁衛師,十一個國防師,加上輔助兵力,步騎大約十五萬。這一仗打完之後,估計會死不少人,三韓加起來能剩個十萬八萬的就不錯了,沒死的也把他們弄回來,分散到各處。”

“你還真夠狠的,三韓加起來可有近百萬人,你想把他們都滅了?東海那裡殺了三十多年,倭人還沒死絕,你想一下子解決可不容易。”

“這次不一樣,三韓屠殺漢人的訊息傳回來,全軍上下一片復仇之聲,你想想,這麼多年了,有誰敢這樣做?”

“分寸你把握,我不管。這次你不會親自去吧?”

張全搖了搖頭:“唉,算了吧,我是想去,可想想,還是決定把機會讓給年輕人。這一次,我想讓德陽領兵,他現在是十一師的師長,升個半級應該沒問題。”第十一師的前三任後來都升到了御林軍司令一職,在別人眼裡,張德陽當御林軍的司令也是遲早的事。

“你這算不算是營私?”半天沒說話的李仲元插嘴了,“為什麼你兒子能去,我兒子就不行?天賜不也是師長嗎?”

張全一臉的不屑:“什麼人生什麼種!德陽就是比天賜強,天賜當上師長,不是因為他會打仗,而是因為他的組織能力強。我看啊,你早點讓他退役,也好接你的班,鍍金也鍍得差不多了,沒必要在軍營裡混一輩子。再說了,德陽不也是你的女婿嗎?也算半個兒子了。”

張全毫不給李仲元面子,把李仲元氣得直歪鼻子,可想一想他說得也對,李天賜的確不是帶兵打仗的料,張全說得還算好聽,如果不是人人都礙著他的面子,李天賜能當個團長就不錯了。

劉據沒參與他們的爭論,繼續問張全:“阿蘭國那裡怎麼樣?”

一提這個,張全有點頭疼,自從匈奴人退到阿蘭國之後,再也不敢騷擾漢境,都隆奇和烏禪幕都活著的時候,他們還注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