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了,跟我不用客氣。今天,在這裡,”叔叔說,“能夠見到願意潛下心來去翻一翻祖宗們留下來的東西的年青人,我想,我要比你高興的多啊!”
“抱歉!那麼,我可以理解為您願意幫我了?”馬家明說。
“不!我沒有說幫你,更沒有答應你。”叔叔說。
“……”
“我只是說,我們可以互相交流!”
“林先……啊,我想我還是叫您林叔吧!”他說,“您可真幽默!”說完他笑了起來。叔叔也樂了。愛笑的女子是可愛的,而愛笑的男子則是他們抱負和胸襟的象徵。
“哈哈,再有幽默感也不是老了……好了,不說這些掃興的話。那你能不能夠淺談一下你的研究發現。”叔叔想要從他的口中得到些什麼。
從叔叔接下來的記錄中可以看出他們二人的第一次會面很愉快。因為在接下來二人談到了我國石雕藝術的發現情況。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十一章
聽到叔叔問起他的研究時,馬家明顯得很高興,他以一種頗為自豪的語氣說道:“在數千年前的尼國羅河畔,那些建立了龐大帝國的統治者們,他們選擇了金字塔來作為他們共同的文化符號,在這上面涵蘊了這個複雜民族在歷史上共同的記憶。與此同時,他們的政教領袖、法老和貴族,他們把自己的形像雕刻成巨大的雕塑,而它們比真人要大上十倍。這些人像雕塑龐大而階級嚴密、一絲不苟的如同帝國的精神。他們或許是想要不朽,但是他們也確實做到了。在今天,沒有人不為他們的那獨一無二的冷峻、穩定,高居於臺基之上的那種崇高美而心悅臣服。”
“嗯……”叔叔只是給了他一個鼻音。
“可是,為什麼在同樣擁有數千年文明的早期中國沒有那樣的雕塑呢?”
“我想你應該會注意到,而且會發現,在古埃及的人像雕塑中,他們選擇了最為堅硬的花崗岩來作材料。我們或許可以認為這是他們從最為原始的歲月之中殘留下來的一種情愫,對於最初的記憶的眷戀。因為人類在最初的歲月之中是整日與石頭為伍的。這種情愫不單單是在埃及是這樣,在希臘、印度也一樣存有。但是這種本該作為所有民族的一種精神延續的雕刻為什麼沒有在我國發展的像在它們那些地方一樣精彩呢?這就是你想要問的吧?”
“是的!”
“其實,你應該發現,不單單是大型的石刻,在出土的那些明器之中就連‘俑’大多數不是泥塑就是木雕。這是因為,‘石頭’,它作為一種材質,在脫離了石器時代之後,就被轉化成為祭祀所用的‘玉’了。你知道,在這個星球之上,相對於其它的民族,我們這一支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人們,在身體上與西方人的那一種高大,威猛是不可相比的。搬動那些大塊頭是需要極大的力氣的。我們的先人們似乎對於這種需要力氣的活兒不太樂意去做。這一點從朱元璋為自己修造陵墓需要搬運一塊無比巨大的石塊,但是由於它太大了,竟然給棄置於不用上可以看出。所以,在我們的先人掌握了金屬的鑄造後,就把它們原本所佔有的位置讓位於那些被新近發現的材質。1973年在陝西臨潼姜寨遺址出土的一件半圓型殘銅片,它在事後被證明為黃銅。1975年在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一件青銅刀。後者被作為我國進入青銅時代的證明。”叔叔說。“我不是想要說我國到底是什麼時候進入到青銅時代的,而是想要你明白,在我們的先人們掌握新的技術時,他們把那些笨重的石塊給棄置在了一旁。”
“但是正如我們在前面所說的,作為從那些巨大石洞中走出來的我們,對於石頭的那一種最初的情愫是無論到了什麼時候也不可能忘卻的,因為它就而且將會永遠的根植於我們的血脈之中。於是,我們的先人從石頭之中找到了其中最好的那一部分。也就是‘玉’石。在我們漢語詞彙之中,把玉與石頭二者相比喻為好與壞,賢與愚。”
“古人們認為玉有五德:仁,義,智,勇,潔。”馬家明說。
“這樣,就有些士大夫常常在自己的腰上偑戴上一塊玉石以示自己的高潔。屈原就曾把自己喻為不可汙沾的美玉。”叔叔說。“大約八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國的先民就開始把這些從石頭之中尋找出來的最為美好的一部分拿來美身,祭祀,殉葬等,而在距今5500——4000年的遼寧紅山文化,江浙良渚文化以及山東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玉器更證明了我們的先人把玉石作為了巫覡祀神,溝通天地人的媒介。圓形中空的玉壁,是他們昇天通靈的祭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