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Ink得賠償一筆費用。他們給他安排了一個新任務——“哄”著公司的電腦印表機,讓它規規矩矩地打出東西來。在桌面出版軟體誕生之前,這是一項誰都頭疼的艱鉅任務。
出生於荷蘭代夫特市的彼得·魯頓(Peter Rutten)是一個深色頭髮、喜愛思考的作家。他正忙著為荷蘭防洪控制系統的計算機編寫說明書,看到路易斯對工作的那種熱情和投入,他都驚呆了。這些工具即將過時,誰會真正關心列印的效果,關心出來的字型、字號是否每一個都準確無誤呢?但路易斯的腦袋總在想著印表機,他那種專注簡直是非理性的,好像在和誰較勁一樣。
開始魯頓以為這就是美國人的特點,是一種工作倫理,如果他實現自己的夢想,移民到美國,肯定會看到同樣的人。不過,他很快意識到自己錯了。路易斯不懶,他也不代表那種雄心勃勃的人,也不特別在意老闆的評價。他的目標完全不同:他認為廉價的出版機制將改變世界。
其他人根本弄不清路易斯所說的這種革命是什麼意思。魯頓驚訝地發現,他的新朋友對荷蘭年青人中那些標準進步思潮沒什麼感覺。比如,南非種族隔離制度遭到歐洲各地的抗議譴責,關於這個國家的悲慘前景已經成為某種常識。但路易斯嘲笑魯頓,說他真可憐,接受的觀點都是二手貨。路易斯說,南非不同種族之間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