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孔子說:‘居住在有仁厚風氣的地方才好。選擇住處而不迷 在有仁厚風氣的地方,怎麼能說是明智呢?’仁,是上天尊貴的爵位,人間最安逸的住宅。沒有人阻擋卻不選擇仁,是不明智。不 仁不智,無禮無義的人,只配被別人驅使。被別人驅使而引以為恥,就像做了造弓的人卻又以造弓為恥,做了造箭的人卻又以造 箭為恥一樣。如果真正引以為恥,那就不如好好行仁。有仁德的人就像射手:射手先端正自己的姿勢然後才放箭;如果沒有射中, 不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而是反過來找自己的原因。”
【原文】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①大焉,善與人同②,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 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③者也 故君於莫大乎與人為善。”
【註釋】
①有:同“又”。②善與人同:與人共同做善事。③與人為善: 與:偕同。
【譯文】
孟子說:“子路,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很高興。大禹聽到有教益的活,就給人家敬禮。偉大的舜帝又更為了不得:總是與別人共同做善事。捨棄自己的缺點,學習人家的優點,非常快樂 地吸取別人的長處來行善。從他種地、做陶器、捕魚一直到做帝 王,沒有哪個時候他不向別人學習。吸取別人的優點來行善,也就是與別人一起來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與別人一起來行善。
公孫丑下
本篇除第一章單純介紹孟子言論外,其餘各章兼記孟子的事蹟、 行為和言論,以立身處世的態度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