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4 / 4)

小說:孟子 作者:蝴蝶的出走

出門尊敬長輩上級。這樣就是讓他們製作木棒也可以打擊那

些擁有堅實盔甲銳利刀槍的秦楚軍隊了。

“因為那些秦國、楚國的執政者剝奪了他們老百姓的生產時間,使他們不能夠深耕細作來

贍養父母。父母受凍捱餓,兄弟妻子東離西散。他們使老百姓陷入深淵之中,大王去征伐他們,

有誰來和您抵抗呢?所以說:‘施行仁政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大王請不要疑慮!”

【原文】

孟子見梁襄王①。出,語②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③問曰:‘

天下惡乎定?’

“吾對曰:‘定於一。’

“‘孰能一之?’

“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④之?’

“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

雨,則苗渤然⑤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

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⑦水之就下,

沛然誰能御之?’”

【註釋】

①梁襄王:梁惠王的兒子,名嗣,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96年在位。 ②語(yu):動詞,告

訴。 ③卒然:突然。卒同“猝”(cu)。 ④與:從,跟。 七八月:這裡指周代的歷法,相當於夏

歷的五六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時候。 ⑤渤然:興起的樣子。渤然興之即蓬勃地興起。⑥人

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國君。“牧”由牧牛、牧羊的意義引申過來。 ⑦由:同“猶”,好像,

如同。

【譯文】

孟子見了梁惠王,出來以後,告訴人說:“遠看不像個國君,到了他跟前也看不出威嚴的

樣子。突然問我:‘天下要怎樣才能安定?’

“我回答說:‘要統一才會安定。’

“他又問:‘誰能統一天下呢?’

“我又答:‘不喜歡殺人的國君能統一天下。’

“他又問:‘有誰願意跟隨不喜歡殺人的國君呢?’

“我又答:‘天下的人沒有不願意跟隨他的。大王知道禾苗的情況嗎?當七八月間天旱的

時候,禾苗就乾枯了。一旦天上烏雲密佈,嘩啦嘩啦下起大雨來,禾苗便會蓬勃生長起來。這樣

的情況,誰能夠阻擋的住呢?如今各國的國君,沒有一個不喜歡殺人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