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2 / 4)

小說:宋詞鑑賞辭典 作者:泰達魔王

孤雁》這首詞的結尾,就是這種理論的實踐。這首詞的結尾仍然和它的前面部分一樣,沒有用“孤”、“獨”、“單”、“只”這類的字、詞來作結,卻是和史達祖《雙雙燕·詠燕》的結尾用美人獨憑畫欄反結“雙雙燕”本意一樣,用“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作結,以雙燕反結孤雁。詞顯然宕開,用了雙燕,但“未羞他”的還是孤雁,作者自始至終緊緊扣住的還是“孤雁”。而這樣反結,卻既有波折之妙,又給讀者留下了很寬廣的思索餘地。

但是,張炎這首詞並不只是單純描摹孤雁的形、神及其境遇,而是把雁和人巧妙地融化為一,寫雁的孤單就是寫人的孤單,寫失群孤雁及其困苦是用來比喻他自己國破家亡後,南北奔走,羈旅漂泊,過著和過去“翩翩然飄阿錫之衣,乘纖纖之馬”(戴表元《送張叔夏西遊敘》)顯然不同的、困苦、淒涼、孤獨的悲痛生活。這正是他在《清平樂》中寫的“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在《甘州》中寫的“零落一身秋”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當然,張炎這首詞也並不僅只是用失群孤雁來比喻自己的漂泊生涯,他在上片“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之後,又重複用蘇武的故事:“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前後同用一事,而詞意不顯得重複,這既說明玉田文字技巧的驚人,更表現了他感情的沉痛。在這裡,他顯然既是懷古,更是傷今。這時在大都還囚禁著被擄北去的那些堅持民族氣節的愛國者,他非常懷念他們,崇敬他們,就像他懷念、崇敬蘇武一樣。其實不止於此,就是對那些隱居不仕的宋朝遺民,他也是懷念、崇敬的,在他自己說“動黍離之感”的《月下笛》中,他念念不忘的“猶倚梅花那樹”的“翠袖”佳人,就是這些遺民。詞下片末尾的“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則又明顯地是指投降元蒙統治者而得到高官厚祿的南宋狀元宰相留夢炎之流,在這些飛黃騰達的敗類面前,詞人雖困苦而“未羞”,這表現了他的堅貞,也表現了他對堅持民族氣節者的肯定,對屈膝投敵的敗類的鄙視,同時也表現了詞人對故國的感情,對現實的態度。

我們可以說,張炎這首《解連環》詠的是孤雁,但它沒有拘於孤雁,而是曲折地表達了作者身世家國之感的。是詠雁也是詠人,是亦雁亦人,渾化無跡的佳作。(馬興榮)

疏影

梅影

張炎

黃昏片月。似碎陰滿地,還更清清絕。枝北枝南,疑有疑無,幾度背燈難折。依稀倩女離魂處,緩步出、前村時節。看夜深、竹外橫斜,應妒過雲明滅。窺鏡蛾眉淡抹,為容不在貌,獨抱孤潔。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麗譙吹徹。還驚海上燃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對一庭香雪。

這首詞是借詠梅影來表達自己國破家亡後高潔不屈的節操的。詞的上片首句點明時間為黃昏月下,次句就月寫影,“碎陰”,月光透過枝隙而映成滿地碎影,以碎影寫梅影的形狀。第三句的“清絕”,點出了梅。蕭泰來《霜天曉角·詠梅》:“清絕,影也別。”又寫了梅的品格是清,不濁。四、五、六三句就燈寫影。首句“枝北枝南”再點梅,戴復古《山中見梅》詩:“樹頭樹底參差雪,枝北枝南次第春。”第六句中的“難折”是說,因為是影,所以難折。同時也是寫梅的品格,它難於折曲。七、八兩句是就魂寫影。以倩女離魂的虛無來寫影,以倩女對愛情的忠貞,進一步形容梅的品格。上片最後兩句是就過雲寫影。第一句又點梅,林逋《梅花》詩:“疏影橫斜水清淺”。第二句“應妒過雲”是過雲應妒的倒用。“明滅”,即若有若無,點影。整個上片,就月、就燈、就魂、就過雲來寫梅影,也寫了梅的品格。

過片三句為一篇之主。以窺鏡寫影,但強調“為容不在貌”,而在品德的“孤潔”。這實際是表達了詞人國破家亡後寧願孤獨、寂寞,保持純潔的節操的尚高志趣。次三句以春痕寫影,以“麗譙吹徹”點梅,秦觀《阮郎歸》:“麗譙吹徹小單于”。接著二句以珊瑚寫影,意思是在天色微明中看梅影,好象燃犀角照水底珊瑚,使珊瑚不是固定不動的,沒有生命的,而是活生生的。以此寫梅影,也賦予梅影以活生生的狀態。最後二句總結全篇,以“香雪”點梅,也指梅的品格。“空對”,言無其他物可對。整個下片以窺鏡、以春痕、以珊瑚寫影,也寫了梅的品格。

全詞層次分明,脈絡清楚,寫法有虛有實,但都扣緊梅影的神態、梅影的品格來寫。詞中寫梅影品格的清絕、難折、孤潔等等正是張炎身處國破家亡境地的自我要求,自我寫照。同時也含蓄地表達了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